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中悲剧理论的研究进程

发布时间:2018-06-21 00:50

  本文选题:马克思主义美学 + 悲剧 ; 参考:《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摘要】: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中悲剧理论的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早期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现为鲁迅对传统悲剧意识的批判,对精神悲剧和悲剧精神的阐发,以及蔡仪对社会悲剧的探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主要研究成果则表现为老舍与李泽厚对悲剧和崇高关系的探讨。20世纪8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美学面临着对悲剧问题进行深度阐释的任务,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首先成为推动悲剧理论发展的理论资源。
[Abstract]:The theory of tragedy in Chinese Marxist aesthetics has been studied for nearly 100 years. The early research achievements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Lu Xun's criticism of traditional tragic consciousness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spiritual tragedy and tragic spirit. The main research achievements of Cai Yi in the 1950s and 1960s a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o She and Li Zehou in tragedy and sublimity. After the 1980s, Marxist aesthetics is faced with the task of explaining the tragic problem in depth. The Marxist theory of "human studies" has become the theoretical resourc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agic theory.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文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主义美学中的悲剧理论研究”(12CZW002)
【分类号】:B83-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尤西林;;个性的毁灭——有别于崇高的悲剧[J];学术月刊;1991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的善恶报应作品散论(续)[J];蒲松龄研究;2006年03期

2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仙人小说的喜剧色彩[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3 朱立元;路程;;新时期朱光潜美学思想中实践观念的发展及其启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4 宋传东;李泽厚美学批判[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刘锋杰;;论中国当代的创作个性研究[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韩德民;李泽厚与20世纪后半期中国美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7 乔东义;李泽厚实践论美学的问题与反思[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张蓊荟;沈晓红;;浅析散文翻译中的意境重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9 李海燕;;“自然人化”探微——评李泽厚的“自然人化”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10 钟小军;;论曹禺剧作中的悲剧美学[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春鼎;;形象思维的环节和过程[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2 孙莹;;浅谈钢琴作品中浪漫主义音乐的重要性[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3 龚举善;;转型期美学的现代化行程[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严春友;;论实践美学的理论缺陷[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C];2009年

6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7 王阿军;;编辑学的美学探索[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集)[C];2002年

8 李心峰;;“审美意识形态”说与新时期艺术本质研究[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9 沈心敏;王之栎;刘雨川;;试议摩擦学的美[A];第七届全国摩擦学大会论文集(二)[C];2002年

10 王伟;;从经典化到大众化——李泽厚“美的历程”[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颜水生;论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转变[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宋金民;水浒小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姜燕;汉语口语美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红光;约翰·科里利亚诺创作技法特征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1年

7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8 罗绂文;李泽厚“情本体”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朱羽;“社会主义”与“自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来兵;什么是教育史[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健;;王国维美学思想略说(二则)[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于洋;;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的悲剧定义及解读[J];职业技术;2011年07期

3 郭玉生;宇宙本体论·理性本体论·人类学本体论——西方悲剧理论嬗变新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杨立民;黑格尔悲剧理论管窥[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5 郭玉生;;衰亡?抑或永恒存在?——现代美学语境中的悲剧走向[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袁进;论中国近代审美意识的改变[J];江淮论坛;1996年04期

7 宛小平;佛教与朱光潜人生艺术化的美学观——从朱光潜和弘一法师的交往谈起[J];美与时代;2005年11期

8 苏平;;悲剧美学的体系性探索——佴荣本《悲剧美学》评介[J];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9 汪献平;从理性到非理性──试评黑格尔、叔本华、尼采的悲剧理论[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06期

10 张玉能;席勒对美学的原创性贡献——纪念席勒逝世200周年[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岳健;席勒的冲突论与黑格尔的冲突论[N];文艺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孙艳侠;朱光潜悲剧理论之渊源与价值探析[D];延安大学;2013年

2 岳凤;19世纪中后期德国悲剧美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3 王菊;从必然迈向自由:马克思主义悲剧观的人学思考[D];贵州大学;2008年

4 孙慧;克尔凯郭尔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龚维政;尼采美学思想述评[D];安徽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0464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0464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b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