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美学教学的人文精神底蕴
本文选题:美学 + 审美教育 ; 参考:《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03期
【摘要】:在美学教学中,应注重美学的人文精神底蕴,积极主动地加强美学知识的传授效果,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要找寻更为合宜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审美心理和审美能力,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完善其人文个性。
[Abstract]:In aesthetic teaching,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humanistic spirit of aesthetics, actively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effect of aesthetic knowledge, cultivate students' good humanistic accomplishment, find more suitable teaching strategies and methods, and effectively cultivate students' good quality. Healthy aesthetic psychology and aesthetic ability to enhance the humanistic spirit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ir humanistic personality.
【作者单位】: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
【分类号】:B83-4;G6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夏玲;;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现状与培育[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2 夏永林;赵伯飞;刘莉萍;;论生命美学对人文精神的价值倡导[J];理论导刊;2006年01期
3 刘恒健;论中国美学的发展趋势[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4 石长平;;大众文化语境下美学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宗勇;;论第三次“美学热”中美学研究的泛化[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2 庞铭辉;;从美学的角度看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统一[J];传承;2012年14期
3 熊卫权;庞宇;;基于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西南少数民族人文精神探析[J];贵州民族研究;2015年07期
4 王祖龙;论人文美学的底蕴[J];荆州师专学报;1997年03期
5 胡宗勇;;论改革开放初期人文知识分子的审美意识形态[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6 康继荣;;“三教一体”的中学生价值观教育[J];甘肃科技纵横;2009年05期
7 杨乔娴;;中国画少数民族风情画中的人文精神[J];齐鲁艺苑;2008年03期
8 翟恒兴;;试析当前美学教学研究的问题、目标及对策[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吴东胜;论中国当代美育建设的使命[J];社会科学家;2004年06期
10 刘恒健;论美学的转型——新世纪中国美学之展望[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恒健;;关于美学转型的沉思——新世纪中国美学之展望[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欣;情理圆融的生生之美[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胡宗勇;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美学热的缘起[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2 杜芹;论嵇康的文化美学人格[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3 李鲲;网络文学的审美问题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2年
4 段妍;构建蕴含生命之美的和谐社会[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5 李忆菲;艺术审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臧江江;广东省科技传播的媒介资源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7 宁一伟;论艺术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D];复旦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黄世权;;泛美学时代的美学教学思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6期
2 张玉能;当代中国美学应该高扬人文精神[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3 陈秋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教育评论;2004年04期
4 陈士部;;人文素质教育与高校美学教学[J];文教资料;2009年13期
5 翟洪涛;浅谈美学教学中的问题与方法[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舒扬;[N];光明日报;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立;科学文化与人文精神[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3期
2 古祖雪,李林芳;论科学的人文精神[J];湖南社会科学;2000年04期
3 高燕菁;转型期人文精神的现状论析[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4 王化勇,吕卫东,傅朝荣;关于人文精神的理性思考[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王越旺;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6 彭公亮;人文精神的现代性——兼论审美的边界性[J];枣庄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7 王丽亚;人文精神的危机与重倡[J];外国文学;2001年06期
8 李德周,李建德;先进文化建设要确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J];人文杂志;2001年04期
9 胡小明;西方人文体育管窥[J];体育与科学;2001年01期
10 唐宏贵,高雪峰;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精神及其在中国的传播[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雯丽;;浅谈人文精神对文学创作思想的影响[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常江;;写作需要承载与发展人文精神[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傅治淮;;也谈写作与人文精神[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王黔辉;;写作:人文精神的接力棒[A];贵州省写作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袁修银;;人文精神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6 毛鸿琦;;图书馆呼唤人文精神[A];图书馆与人文精神——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八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7 闫丽琴;;浅探衡水的人文精神[A];“传承人文奥运精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科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王恒;;科学普及应体现人文精神[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9 游雷宇;;培育师生人文精神 构建和谐校园文化[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一)[C];2009年
10 陈志尚;;生态文明、人文精神与振兴中华[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赖邦凡(作者系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提炼重庆人文精神的三个原则[N];重庆日报;2006年
2 苟欣文 郭诏彬;培育当代重庆人文精神 提升重庆发展精神动力[N];重庆日报;2006年
3 赵建国;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之培育[N];河北日报;2007年
4 顾赞良;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学术研讨会举行[N];河北日报;2007年
5 张全民邋牛华宁 王森林;强化新时期河北人文精神的支撑作用[N];河北日报;2007年
6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任剑涛;岭南人文精神与广东改革高度契合[N];南方日报;2008年
7 记者 李雅洁邋实习生 王瑾;弘扬人文精神 打造魅力衡水[N];衡水日报;2008年
8 衡水学院 王金刚;关于培育衡水人文精神的思考[N];衡水日报;2008年
9 程子勤;也谈弘扬邯郸人文精神[N];邯郸日报;2009年
10 佘斌义;贵在践行邯郸人文精神[N];邯郸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娜;人文精神的消隐与回归[D];复旦大学;2010年
2 于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与人文精神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3 张桂芳;数字化技术时代中国人文精神解读[D];东北大学;2008年
4 纪明泽;学校:弘扬现代人文精神的家园[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杨晓;语文课程中人文精神的传承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继恒;环境法的人文精神论纲[D];武汉大学;2011年
7 刘子贵;论“两种文化”矛盾与人文精神的构建[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车丽娜;论现代科技与人文精神的互动协调发展[D];长安大学;2010年
2 范宜涛;论武警学员人文精神的培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凤;试论网络人文精神及其建构的实践基础[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4 沙丹丹;人文精神的哲学本质与当代中国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实践构建[D];苏州大学;2008年
5 欧卜东;论人文精神与科技进步[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6 居亚敏;论高职院校环境中的人文精神培育[D];苏州大学;2009年
7 李筱娜;物理教学中培养人文精神的实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8 许爱花;科学发展观的人文精神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罗汝珍;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培育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10 何卉艳;论艺术语言的人文精神[D];云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0468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046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