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论李渔的自然审美经验——兼及中西自然审美模式的一个比较

发布时间:2018-06-22 01:14

  本文选题:李渔 + 自然 ; 参考:《武陵学刊》2014年01期


【摘要】:李渔"登山如品画"的观点隐含着自然审美欣赏的一种审美模式。"登山如品画"的自然审美模式表面上类似于西方传统的自然审美模式,但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差异。在当代西方学者力图构建自然审美模式但又提不出合理的审美模式的情况下,以李渔为代表的中国古人"登山如品画"的审美模式对于自然审美模式的建构应当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作用。自然对于李渔来说,具有多层次的体验价值。这种审美模式与体验价值的生成与他的生活和阅历是密切相关的。
[Abstract]:Li Yu's view of "climbing like a painting" implies an aesthetic pattern of natural aesthetic appreciation. The natural aesthetic pattern of "mountain climbing like painting" is similar to the traditional western natural aesthetic pattern, but there are essenti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Under the circumstances, the aesthetic mode of "climbing like a mountain painting", represented by Li Yu, should have important enlightening significa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ural aesthetic pattern.
【作者单位】: 湖南理工学院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文学的地域观照——以明末清初越中文学为中心的考察”(11YJA751033)
【分类号】:B83-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炎秋;;李渔叙事接受思想试探[J];武陵学刊;2010年05期

2 艾伦·卡尔松;刘心恬;;当代环境美学与环境保护论的要求[J];学术研究;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芳;;历史的启示——由戏曲史看古典戏曲的发展前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2 李艳;;17至19世纪中欧戏剧理论比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3 于杰;;李渔与高乃伊戏剧价值观的比较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11期

4 兰拉成;;散曲、小曲与清曲[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5 刘引鸽;文彦君;马瑞刚;;宝鸡市滨河景观生态建设评价[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6 郭延云;;《水浒传》好汉簪花意象——从阮小五鬓插“石榴花”说起[J];滨州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7 李瑞豪;冷淡心性的悖论——李渔小说中的劝惩[J];昌吉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赵国乾;;中国古代美学范畴“趣”的诠释[J];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9 徐一骐;;为宜居和健康的环境设计城市[J];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S1期

10 高日晖;于杰;;论李渔戏剧接受与创作理论的辩证思考[J];大连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高红樱;;论环境审美价值的特性[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建新;李渔造物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3 林存秀;城市之声[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利;自然的人化[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毛德胜;苏洵古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竞艳;晚明士人群体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何畅;环境与焦虑:生态视野中的罗斯金[D];浙江大学;2010年

8 董宏;蔡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吕小辉;“生活景观”视域下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10 吴振韩;中国传统设计思维方式与家具风格演变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盖晓媛;杭州市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黄欢;农业景观在风景区建设中的价值与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马威;低碳背景下的乡土景观价值发掘和创新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董颖;城郊观光果园规划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5 张玲;浏阳市腾达生态观光果园规划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6 焦帅;顺应论观照下的戏剧翻译[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7 姜宁宁;洪炳文戏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董瀛;刘师培的美术观[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赵丽莹;唐英戏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娟;林则徐遣戍新疆的心路历程与诗文创作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炎秋;;金圣叹叙事接受思想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盈之;“洁、雅、宜”——略论李渔对于女子服饰的审美理想[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4期

2 赵洪涛;;“以心为乐”:李渔的养生美学观[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3 杜书瀛;;真实与真情——李渔美学随感录两则[J];美与时代(下);2010年05期

4 冯杰;;浅论李渔的工艺美学思想[J];山东社会科学;1989年03期

5 杨小清;论审美感知研究的现象性及系统性[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6 张玉霞;;欧洲中世纪美学的审美经验思想评析[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周志诚;自然山水审美心理断想[J];社会科学家;1987年03期

8 杜书瀛;李渔的戏剧美学引言[J];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9 姜仁达;李渔生活美学思想述评[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03期

10 冯江平;审美感知中的错觉特性[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蒋继华;;宜:李渔美学思想中的重要范畴[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望衡;;培植一种环境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赵伶俐;;审美概念理解对审美感性水平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宋生贵;乡土情结的文化美学意义[N];中国文化报;2008年

2 向丽 云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激活美学对现实的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骏;当代江南城市审美意象研究[D];扬州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擎昊;论环境美学与当代人的生存境遇[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2 魏林;城市美学四论[D];西南大学;2009年

3 徐美灵;李渔生活美学思想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晓俊;李渔生活美学初探[D];中南大学;2012年

5 李素玉;闲情偶寄[D];郑州轻工业学院;2012年

6 谢晓兰;李渔生活美学的当代阐释[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7 张乾坤;李渔与明清时期环境审美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8 张玲;从日本人的自然观来考察日本人的美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9 苏轲;审美价值与情感本体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黄敏姗;大众传媒对当代审美经验的影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0508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0508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f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