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关于中西美学交流与对话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8-06-22 09:25

  本文选题:中西美学 + 西方美学 ; 参考:《文史哲》1996年01期


【摘要】:关于中西美学交流与对话的思考曾繁仁中西美学的交流与对话已经是一个经常被人们所议论的话题了。我认为,就交流论交流似乎过于平板,,还应该有一个出发点或切入点。这样的讨论才能深入,才会有新意。这个出发点或切入点就是在21世纪即将来到之际,在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
[Abstract]:Reflections on the Communication and Dialogue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s Zeng Fanren the exchange and dialogue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esthetics has been a topic often discussed by people. In my opinion, communication on communication seems too flat, and there should be a starting point or entry point. Only then can such discussion go deep and bring forth new ideas. This starting point or cut-in point is coming in the 21st century, in the pace of modernization more and more.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开亮;;中西美学比较中的问题意识——读张法《中西美学与文化精神》[J];文艺争鸣;2011年15期

2 李科林;;美的虚实之辨——读张法《美学导论》[J];文艺争鸣;2011年15期

3 宋伟;;现代性历史境况中的中西方美学问题[J];文艺争鸣;2011年15期

4 曹佳丽;;浅论中国传统美学的表现性特质[J];青年文学家;2011年16期

5 张法;;美学:定义、经典、范围、内容[J];文艺争鸣;2011年15期

6 彭锋;;全球化视野中的美的本质[J];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7 闫丽丽;田筱源;;美在意象——对叶朗《美学原理》的解读[J];西北美术;2011年02期

8 施立峻;;首届中英马克思主义美学双边论坛综述[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1年04期

9 单国华;;中西方思维的差异与美学理论创新[J];中国文学研究;2011年03期

10 韩书堂;;中国美学研究的纯粹性批判与整体性建构[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古风;;20世纪中国古代美学研究方法反思[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彭立勋;;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审美心理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宛小平;;美学和中国美学——兼与章启群先生商榷[A];美学在中国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杨春时;;中西主体间性美学的互补:审美同情说与审美理解说[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德胜;;美学:知识背景及其他——对百年中国美学学术特性的一种思考[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蒋孔阳;;西方文化冲击下的中国现代美学[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7 皮朝纲;刘方;;中国20世纪美学与传统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8 傅谨;;中国美学面临的三大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全国美学会议学术报告会结束继续分组讨论美育等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10 钟仕伦;李天道;;二十世纪中国传统美学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李玉兰 肖国忠;中西美学“深层相遇”[N];光明日报;2010年

2 晓雨;读《西方美学论稿》[N];文艺报;2001年

3 张涵;建构新世纪中西美学的对话框架[N];光明日报;2003年

4 张政文;康德美学思想对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1年

5 吴高泉 广州大学俗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没有“美学”只有“乐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李丽;宗白华的“散步”方式[N];文艺报;2001年

7 程惠哲;理性与诗性的结合[N];人民日报;2000年

8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张法 章辉;追问美的真相[N];社会科学报;2003年

9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王文革;审美教育的立足点[N];光明日报;2009年

10 武凌;学术资源中的比较视野[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高金岭;论朱光潜对西方美学的翻译与引进[D];山东大学;2005年

2 O@同壮;庄子与中国现代美学[D];暨南大学;2007年

3 田春;审美知觉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4 胡俊;对接与缝合:新方法建构新美学[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5 董惠芳;杜夫海纳美学中的主客体统一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江冬梅;生命·艺术·直觉[D];西南大学;2011年

7 郑龙云;今道友信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杜正华;重省·接受·融合[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2 于m8;中国现代美学中“艺术”概念的演变[D];四川师范大学;2009年

3 王怀平;在断层和废墟上重构中国美学大厦[D];安徽大学;2005年

4 姚爱斌;中西美学审美类型论比较——康德美学与中国古典美学的对话[D];安徽大学;2001年

5 段立宪;当代西方美学发展趋势[D];兰州大学;2007年

6 刘筵莉;“美学”概念在中国近代的缘起与演变[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毕小蕊;中西方“移情说”物我关系差异探源[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8 平盼盼;叶朗美学思想述评[D];安徽大学;2012年

9 吴泽泉;从理念走向生活[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宋阳;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523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0523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407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