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文化的未来走向
[Abstract]:The future trend of aesthetic culture in Zou Guangwen's contemporary aesthetic research is fac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People deeply feel that aesthetics is a subject with strong humanistic color, and human aesthetic activity is the most powerful part of the cultural creation system. It should express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and the transcendental nature of human culture creation in its own special form.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to look forward to.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南;;明代北京审美文化的生成[J];中国文化研究;2011年03期
2 马文君;;浅谈日常生活审美化对康德审美判断四契机的冲击[J];大众文艺;2011年14期
3 邓欢;杨洪林;;广告审美文化的审美嬗变与美学走向[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4 季荆菁;;从传统手工艺美术(宋、元、明、清)看中国人普遍的审美心理特点[J];大众文艺;2011年12期
5 黄怀璞;徐玉玉;魏微;;关于当代文化转型及审美文化的思考——兼论西部电视剧的审美创造[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李震;;良渚审美文化中的玉陶、徽饰、墓葬及其江南特质[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刘超;;论广告审美文化对传统艺术审美的消解[J];大众文艺;2011年15期
8 刘萍;;电视科教节目中的媒介文化传播[J];文化学刊;2011年04期
9 柯汉琳;;德性审美文化的人性论基础与审美选择[J];学术研究;2011年05期
10 苏达仁;;美学:面向新时代——关于我国当代美学教材建设的几点思考[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安翔;;审美文化视野下的生态写作[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桂强;;景观美学的自律与他律[A];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伟;陈正勇;;20世纪早期中国流行歌曲的文学性[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杨玳Z{;;消费时代大众传媒的审美文化特质和创意产业发展[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姚文放;;新中国的三次“美学热”[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杨岚;;新世纪中国审美文化发展的六大趋势[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7 吴晓;;旅游景观展演与民间艺术的消费叙事——湘西德夯个案的文化阐释[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黄河涛;;企业审美文化与审美文化产业[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王旭晓;;现代消费审美化与美学在经济领域的作为[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朱自振;;前茶文化不属茶文化[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13:茶与茶道的科学研究[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姚文放;审美文化呼唤“中国经验”[N];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晗宁;促进审美文化向现实拓展[N];中国文化报;2008年
3 ;在实践中提升上海审美文化[N];社会科学报;2009年
4 毕会娜;新形势下的新发展[N];文艺报;2008年
5 赵勇;审美文化与消费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9年
6 薛永武;从审美文化看人才美学[N];光明日报;2005年
7 张玉能;当前审美文化的症结点[N];文艺报;2004年
8 张晶;审美文化的现代性内涵[N];中国文化报;2009年
9 王小舒;清代的审美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1年
10 陈静;审美文化研究的新拓展[N];文艺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巧兰;城市审美形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谭德生;自由与控制—电子传媒时代的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陈卫华;论西方审美文化视野中的波希米亚精神[D];浙江大学;2008年
4 李显杰;镜像“话语”——电影修辞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何齐宗;走向审美人格[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梅;先秦服饰审美文化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朱群;中国儿童电视剧的审美文化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8 庞飞;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与审美风尚的变迁[D];山东大学;2005年
9 傅其林;阿格妮丝·赫勒审美现代性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10 李勇;媒介时代的审美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水芬;生态美学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价值倡导及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2 靳雅茜;浅析后现代景观中的电视审美文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晓波;怎样的日常生活,如何审美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游建荣;消费时代的意义生产[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杨秀敏;论当下中国流行音乐的新趋势[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黄晶晶;审美文化视野中的电视剧艺术[D];厦门大学;2008年
7 刘强;中国当代审美文化下的张艺谋电影[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8 卢宁;赛博空间里的审美范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莉;论王家卫电影的后现代主义特色[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10 张璐;陕西扶风法门寺秘色瓷视觉文化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1270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270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