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从出世到入世——从先验主义到新实用主义中美的哲学

发布时间:2018-07-17 01:53
【摘要】:各个时代的美学家对于美学研究范围的看法是并不一致的,美的本质和外延也是在不断在变化。美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中,康德选择了出世的态度——"审美无利害";有的艺术家主动遁世,为逃避现实而缩到艺术的字数王国;而唯美主义者选择的则是对抗,将美和现实生活对立起来。这些美的哲学,都割裂了艺术和生活的关系,使艺术成为孤芳自赏的博物馆,导致了美学和普通人的距离。与此相反,实用主义者选择的却是入世的态度,反对将艺术或审美进行神秘化,反对传统美学将讲求实际和审美对立起来,强调艺术与生活的联系。入世美学是符合现代社会的审美需要的。艺术应该既是生活的目的也是生活的方式。只有能包容生活、容纳现实的美学,才会具有艺术的生命力。
[Abstract]:Estheticians of all ages have different views on the scope of aesthetic research, and the essence and extension of beauty are constantly changing.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auty and the real world, Kant chose his born attitude of "aesthetic without gain"; some artists took the initiative to withdraw from the world, shrinking to the word kingdom of art in order to escape from reality; and aestheticists chose confrontation. Put beauty in opposition to real life. These philosophies of beauty separ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rt and life, make art a museum of self-admiration, and lead to the distance between aesthetics and ordinary people. On the contrary, pragmatists choose the attitude of entering the WTO, oppose the mysticism of art or aesthetics, oppose the traditional aesthetics, and emphasize the relation between art and life. The entry of aesthetics is in line with the aesthetic needs of modern society. Art should be both the purpose and the way of life. Only the aesthetics that can contain life and accommodate the reality can have the vitality of art.
【作者单位】: 山东经济学院外国学院;
【分类号】:B83-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克韦尔·肯特 ,黄泓;我的艺术观[J];世界美术;1980年02期

2 陈伯海;李贺诗歌二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裘小龙;唯美主义[J];译林;1980年02期

4 王义国;湖畔诗人[J];译林;1980年04期

5 李思乐;闻一多与“新月派”[J];齐鲁学刊;1980年06期

6 傅克 ,陈守成;从未来派到无产阶级诗人[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0年03期

7 余秋雨;文艺与政治的逻辑关系[J];文艺理论研究;1980年03期

8 章其;布洛克的长诗《十二个》[J];外国文学研究;1980年04期

9 邹平,蒋红;创作方法为什么就不能百花齐放?[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10 申文甫;;一九八○年全国《红楼梦》学术讨论会侧记[J];红楼梦学刊;198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晓琦;;新闻摄影美与艺术性再探[A];过程论与新闻摄影——1988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8年

2 章泸;;确立新闻摄影自身的审美价值[A];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第四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90年

3 陈争鸣;;中国古代绘画“形神”论与新闻摄影[A];现状、挑战、展望——第五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93年

4 吕永;周森甲;;我国象征主义的源流与特点[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84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84年

5 田蓉辉;;艺不惊人死不休——论闻一多的唯美追求[A];闻一多研究集刊(纪念闻一多诞辰100周年)[C];2004年

6 曾阳萍;;《反对阐释》与后现代主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朱华阳;;闻一多:民族主义的文化表达与思想实践[A];2004年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2004年

8 曾方荣;;略谈西方现代文艺思想对闻一多早期诗学理论的影响[A];2004年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2004年

9 李乐平;;唯美、颓废和爱国的统一——闻一多《死水》论[A];2004年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2004年

10 王林;;情有独钟“莎乐美”——王尔德的中国译者和知音[A];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林夏;《人之子——耶稣》及《文艺复兴——艺术与诗的研究》问世[N];科学时报;2000年

2 万宇;世纪末的反抗和自卫[N];科学时报;2000年

3 本文由深圳采纳营销策划公司供稿;房地产广告也需策略[N];深圳商报;2000年

4 赫连城;永远的《文艺复兴》[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5 孙惜;新华职业装亮相书店[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6 苏福忠;读点王尔德[N];中华读书报;2000年

7 舒晋瑜;诗人殉道者王尔德[N];中华读书报;2000年

8 钱中文;守望精神的家园[N];人民日报;2001年

9 王鹏;林徽因约见萧乾[N];人民政协报;2001年

10 谈瀛洲;佩特眼中的文艺复兴[N];中华读书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张介明;王尔德唯美叙事的理论和实践[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林;论田汉的戏剧译介与艺术实践[D];复旦大学;2004年

4 陈丽;[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杜吉刚;西方唯美主义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李先国;化俗从雅文学观的建立[D];苏州大学;2005年

7 高蔚;“纯诗”及其中国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顾梅珑;审美主义及其在西方19世纪以来文学中的流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京芳;邵洵美和他的出版事业[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齐s,

本文编号:21285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285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f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