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实践美学与审美个体性

发布时间:2018-07-18 16:37
【摘要】:曾经显赫的实践美学近年来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质疑。我们认同实践美学,同时支持正常的学术争鸣。我们认为,要想建构成熟完整而令人信服的理论体系,精深的个案或细节的研究无疑是必须和重要的。为此,我们组发了下面这三篇文章。这三篇文章支持实践美学观,但各自立足于一个方面,就其研究对象作了较为深入的思考,相信会对广大读者有所启发。
[Abstract]:The once illustrious practical aesthetics has been questioned to varying degrees in recent years. We agree with practical aesthetics and support normal academic contention. We believe that if we want to construct a mature and complete and convincing theoretical system, it is undoubtedly necessary and important to study the profound case or details. To this end, our group published the following three articles. These three articles support the aesthetic view of practice, but they are based on one aspect, and give some deep thought on the object of study, which will enlighten the readers.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B83-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茂生;郑振超;;试谈意识的个体性、惰性和破坏性[J];心理学探新;1983年03期

2 钟向东;实践属性的辩证法[J];毛泽东思想研究;1985年04期

3 刘光耀;当代文艺的反思——个体性文艺原理[J];文艺理论研究;1987年06期

4 李宏志;;共性寓于个体[J];教学与研究;1987年01期

5 李岚;;中国审美主体理论的发轫与道家哲学——曹丕“文气说”探源之一[J];学术研究;1988年02期

6 曹瀛;;“百家衣”与模式化[J];当代戏剧;1989年04期

7 庄锡华;审美与个人思维——艺术掌握世界方式探索[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8 管役夫;;《易》中的死亡问题[J];北京社会科学;1990年04期

9 陈华;;中国古代讽刺诗综论论之八——主讽意识的群体性与个体性[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0年03期

10 乔法容;道德属性探析[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润新;;论当代社会儒家价值观的意义[A];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2 杨瑞庆;;群众歌咏和流行歌曲[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3 白雪虹;;如何做好门诊分诊工作[A];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4 张洪春;;浅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刘森林;;实践:从主体性到社会性[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晓浦;魏文仪;裘艺;;05’全国冠军赛单人皮艇500m优秀运动员起航加速能力的研究[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7 王华容;;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困惑[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8 陈竞;赵崇璧;;东西文学语境下潘金莲形象剖析——兼论中西文学中的“不贞”形象[A];2005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暨大丰市施耐庵研究会成立20周年庆典专辑[C];2005年

9 吴飞健;陈其才;王欣;唐佳;;推行素质教育下的《生理学》课堂教育探论[A];中国生理学会第八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10 李小科;;《论自由》中的宗教片论[A];“理性、信仰与宗教”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正元;京城家庭教育大变阵[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叶一舵;男女交往中的距离美[N];大众科技报;2000年

3 雒庆娇(甘肃省委党校讲师);中西文化差异之对比[N];甘肃经济日报;2000年

4 赵修义 郁振华;默会知识:知识经济时代的一个哲学话题[N];文汇报;2000年

5 马建辉;文学的阅读方式[N];河北日报;2001年

6 新华社记者 刘卫宏、本报记者 崔佳;重庆把群众满意作为医改标尺[N];人民日报;2001年

7 丘远城 陈标;改进监督员工作 提高监督实效[N];人民政协报;2001年

8 胡伟希(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在思想与德性互化的每一瞬间[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9 齐勇;以人文睿智反省现代化[N];中华读书报;2001年

10 叶彦;美科学家找到决定衰老过程的细胞[N];大众卫生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郭美华;熊十力本体论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杨国良;输出与输入[D];复旦大学;2003年

3 沈亚生;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人格自我与个体性[D];吉林大学;2004年

4 施立峻;审美批判与理性重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彭锦维;现代汉语受事前置句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6 唐荣德;学生学习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吴欲波;自由的守望[D];浙江大学;2005年

8 陈福胜;法治的人性基础[D];黑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俊锋;建构与撕裂[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刘淑倩;何其芳文艺思想初探[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长荣;和谐与个体性[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杨慧娟;新课程标准下数学学习策略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3年

5 金培娜;自我与错误的冲突[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孙建新;当代中学生个体性学习动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7 雷霖;意义的焦虑[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8 郑伯明;关于马克思社会发展三阶段理论的当代思考[D];吉林大学;2006年

9 胡晓利;个体与集体之间的艰难穿行[D];郑州大学;2006年

10 王淑芹;突围与困境[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325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325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a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