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当代身体审美机制探析

发布时间:2018-07-24 18:56
【摘要】:身体审美是当代审美文化场景中最为突出的主题意向之一。当代身体审美的机制是与商业、资本和文化的巨大效应密切相关的。美学规范的表现机制、商品逻辑的操纵机制、大众传媒的引导机制,构成了当代身体审美的三重机制。
[Abstract]:Body aesthetics is one of the most prominent themes in contemporary aesthetic culture. The mechanism of contemporary body aesthetic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great effects of commerce, capital and culture. The performance mechanism of aesthetic norms, the manipulation mechanism of commodity logic and the guiding mechanism of mass media constitute the triple mechanism of contemporary body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政教室;
【分类号】:B8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红春;;“身体”的突围及其困境——新时期审美文化主题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2 梅琼林;;囚禁与解放:视觉文化中的身体叙事[J];哲学研究;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登峰;戴着镣铐舞蹈——《许三观卖血记》寓言性之初探[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戴兆国;马克思伦理精神的现代性审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贺飞,陈世永;传统文化的解构与重建——从文化传统看中国的现代化[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4 邹吉忠;现代制度与自由秩序的形成[J];北方论丛;2002年02期

5 郑崧;教育世俗化与民族国家[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1期

6 刘铁芳;从独白到对话:传统道德教化的现代性转向[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1期

7 刘云杉;;“人类灵魂工程师”考辨[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8 李萍,赵明亮;从现实人格失范维度看信任危机[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9 陈吉猛;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审美主义倾向论略[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苏翠萍,王彦志;变革中的世界与21世纪的中国法[J];长白学刊;200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龙艳;;文学的宗教伦理批评——以西方文学与基督宗教为例[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焦春;朱喜梅;;中国冰雪文化发展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玉杰;以成长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许正林;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国永;德性涌现与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应星;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赵明;近代中国的自然权利观[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张远增;高等教育评价方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金鹏;符号化政治——并以文革时期符号象征秩序为例[D];复旦大学;2003年

9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10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霞;政治夹缝中的爱情之花[D];河南大学;2008年

2 仇萍;都市闲逛的精灵[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高健;康德的启蒙思想及其对德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4 姚亮;爱默生与美国民族文学进程[D];苏州大学;2001年

5 张爱武;宗白华生命美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祖德;40年代现代主义诗歌的启蒙叙事和现代性话语[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宏辉;道与逻各斯:文化异质及其现代性与诗性阐释[D];四川大学;2002年

8 花宏艳;吕碧城思想及其词作研究[D];暨南大学;2003年

9 刘江;基督宗教“宽恕观”对现代社会伦理的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10 马彬彬;中世纪晚期神哲学与近代人文主义兴起之内在关联[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红春;当代中国私人领域的拓展与大众文化的崛起[J];天津社会科学;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风;人体特异功能研究的新进展[J];自然杂志;1980年08期

2 T·H·摩尔根;;遗传学与生理学和医学的关系——1934年6月4日在斯德哥尔摩所作的荣获诺贝尔奖金的讲演[J];广西农业科学;1980年05期

3 邵道生;介绍一种自制灯光回避条件反射箱[J];心理科学;1981年04期

4 隗瀛涛;从喻培伦家书看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经济倾向[J];社会科学研究;1981年05期

5 Л.С.Бархударов ,赵云中;生成语法与外语教学[J];国外外语教学;1981年03期

6 Г.И.Капитанова ,А.Н.Щукин ,殷鸿翔;对暗示法的评价[J];国外外语教学;1981年04期

7 Б.沃洛诺维奇 ,刘伸;认识是实践的工具[J];国外社会科学;1981年04期

8 王小妮;;在北京的街上[J];上海文学;1981年09期

9 洪宝林;;评谢·列·鲁宾斯坦的意识观(下)[J];心理学探新;1983年04期

10 胡增建;柏李;;学习与记忆的机制[J];心理学探新;198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边千韬;;青藏高原隆升机制初探[A];青藏高原与全球变化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2 方茂龙;潘蔚;;试论断裂组合有序系列[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3 姚柏平;李永波;阎吉柱;郭念发;张永鸿;;下扬子陆缘伸展区地震激发机制[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4 王复元;文鹏飞;郑涛;关晓春;钱绍瑚;;气枪震源子波形成机制的研究兼论最佳沉放深度的选取[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5 吴建平;明跃红;曾融生;;青藏高原地区S波速度结构研究[A];1999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1999年

6 刘忷发;;西藏雪鸡和喜马拉雅雪鸡的隔离机制[A];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7 迪丽都孜·铁尔曼;张敏;朱必才;;棕色田鼠染色体罗伯逊多态的G带及联会复合体研究[A];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8 周儆才;;动物行动和动物行为[A];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9 戴昆;钟文勤;胡德夫;姚军;;荒漠啮齿类共存机制与环境异质性[A];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10 刘云;;中华大蟾蜍、黑斑蛙、中华鳖及山蝠冬眠期与活动期肝系数与肥满度的比较[A];中国动物科学研究——中国动物学会第十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及中国动物学会65周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伟;阿尔泰若干花岗岩体矿物—水氧同位素交换反应动力学[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1998年

2 程东年;ATM网络服务质量的动态控制及管理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3 王桂琴;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在肝纤维化形成机制中的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0年

4 李旭东;大鼠周围神经端侧吻合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0年

5 龚良维;成年大鼠海马CA1锥体细胞BK_(Ca)通道特性、调控及其脑缺血后的变化与机制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6 蔡清萍;三联脆组基因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的变化及对其增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D];第二军医大学;2000年

7 单汨源;面向敏捷制造的协同生产管理及其系统研究[D];中南大学;2000年

8 田德录;乡镇企业财务风险的机制与控制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0年

9 曹文道;转型期中国反贫困机制与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0年

10 林晓霞;民事诉讼程序正义理论及其实现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德新;公路收费标准调整研究[D];长安大学;2000年

2 宋晓涛;除草剂对甜瓜抗病性的诱导作用[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3 顾金刚;烟草根际促生细菌的分离、筛选及防治黑胫病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0年

4 刘家忠;干旱预处理诱导的玉米幼苗的交叉适应及其机制[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5 龙耀斌;刺激兔前额叶对杏仁核痛单位电活动的影响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D];广西医科大学;2000年

6 王永进;心肺复苏犬急性心肌损伤机制的实验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0年

7 徐斌;松果体功能减退在阿尔茨海默病中作用及机制[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8 崔猛;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在骨修复早期中的作用及相关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9 万力;阿魏酸钠对离体大鼠心脏的药理性预适应保护作用及机制实验研究[D];江西医学院;2000年

10 迟德彪;钩吻素子体外抑制人结肠腺癌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凋亡及其机制的探讨[D];第一军医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1423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423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b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