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当代审美教育与科学创新
[Abstract]:The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temporary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innovation, from the internal opportunity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 two, contemporary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 innovation take beauty as the common pursuit of the law and standard, reflecting the creative nature of the two. At the same time, contemporary aesthetic education provides power, environment, method, goal and value for scientific innovation. The contemporary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of scientific innovation talents are inseparable.
【作者单位】: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分类号】:B83-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冉祥华;美育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张亚娟;;论大学生审美教育与创新的结合[J];华章;2012年01期
2 赵伯飞,狄俊;当代审美教育与科学创新内在联系的探析与研究[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 彭广明;;审美教育应寓于古代诗歌教学中[J];新闻爱好者;2009年19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狄俊;审美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及其实践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2 许韶平;高职院校审美教育探研[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伯飞,狄俊;当代审美教育与科学创新内在联系的探析与研究[J];陕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周开鑫;坚持科学创新精神,改进英语语法体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吴水清;王淦昌对科学创新的诠释──为怀念王老而作[J];世界科学;1999年03期
4 朱亚宗;杰出的科学创新大师──王淦昌[J];国防科技参考;2000年Z1期
5 许良,张家智;哲学传统与科学创新——来自诺贝尔奖百年的思考与启示[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6 郝萍;;科学创新与艺术的和谐之美[J];河南科技;2006年07期
7 赵金平;;论科学认识中的批判环节[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11期
8 涂向阳;;论思想实验[J];学理论;2011年12期
9 蒋光宇;;创新需要自由的心灵[J];思维与智慧;2007年02期
10 陈国友;;爱因斯坦理论开拓精神的美学解读[J];作家;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家祥;权超;;构建和谐社会与我国经济理论的内在联系及其创新[A];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中国经济发展——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论文集[C];2005年
2 王彦雨;李正风;程志波;;我国科学资源分配过程中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徐炎章;;科学创新的认识根源[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4 陈志友;;事故与睡眠节律的内在联系及预防探析[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5 徐炎章;;知识创新的灵魂——科学创新的精神气质[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6 田克俭;;科学创新需要一种有力的民族精神支撑[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甘泽宁;;业余创新人才成长环境的思考[A];第二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3年
8 陈清华;谭太富;罗同昱;;毕节试验区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内在联系[A];毕节试验区研究——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8年
9 冷新村;范翔;安剑刚;;浅析影响锑白炉Sb_2O_3白度的几种重要因素[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重有色金属冶金学术委员会第八届全国锡锑冶炼及加工生产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孙浚海;;物流业发展是道路运输业的重头戏[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中部地区物流产业体系建设论坛专辑[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艳玉 冠鹏;理论解释力:科学创新的本质[N];社会科学报;2000年
2 记者 董自刚 王凯 唐瑾;水科学创新高级论坛举行[N];中国水利报;2007年
3 杨恩华;指导先进文化建设的科学创新理论[N];中国文化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朱广菁;刘东生:科学创新往往来源于科学探险[N];大众科技报;2006年
5 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科学院院士 汪品先;克服科学创新的文化障碍[N];广东科技报;2006年
6 全国政协委员 汪品先;克服科学创新的文化障碍(建言)[N];人民日报;2006年
7 汪品先;克服科学创新的文化障碍[N];新乡日报;2007年
8 记者 严风华;秉持公正公平 坚持科学创新[N];中国船舶报;2006年
9 徐迅雷;晨钟要为科学而鸣[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尹枫;以人为本 科学创新 争创一流[N];甘肃经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晶;科学创新的哲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2 郭力君;知识经济与城市空间结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刘红玉;马克思的创新思想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4 杨澍;基于遥感技术的三江平原生态地质环境综合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黄薇;新文学图像艺术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6 陈宝勤;汉语词汇的生成与演化[D];四川大学;2004年
7 陆玉芹;庚子事变中被杀五大臣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秦建文;HIF-1α对低氧人肺腺癌细胞COX-2和E-cadherin表达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9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赵聚军;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理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昂;大科学创新的机理、主体及其组织方式[D];东南大学;2004年
2 陈国友;爱因斯坦科学创新活动的人文基础探源[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王敏;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对科学创新的影响[D];成都理工大学;2008年
4 刘敏;建国后中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展间的关系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5 高明霞;论听、说的内在联系及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D];延边大学;2001年
6 赵辉;爱因斯坦的科研艺术思想[D];广西大学;2004年
7 寇宝银;科学技术和伦理道德的内在关系与互动作用探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8 吴刚;论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创新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谢宗全;人文素养在科学创新中的作用[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周能寿;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中华民族精神培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507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50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