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美学与世界历史的张力——叔本华与黑格尔的实践观比较
[Abstract]:Through different critique of Kant's philosophy, Schopenhauer and Hegel go to individual aesthetics and world history respectively. Schopenhauer believes that it is painful for individuals to live in a world full of conflicts of will, and that only by relying on aesthetics and art can one obtain temporary relief. Hegel believes that world history is a reasonable process with necessity. Individuals can only find the value of their existence in this process. The tension between these two views of practice has a deep influence on the modern society and has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on how we deal with the problems of modern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today.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B8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倪梁康;“智性直观”在东西方思想中的不同命运(2)[J];社会科学战线;2002年02期
2 倪梁康;“我思故我在”及其现象学的解析与重构[J];开放时代;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林凤生;;中西绘画的不同风格对科学传播的影响——“李约瑟难题”的一种另类解答[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育红;人为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朱鸣雄;宏观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3年
3 张正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4 李新曦;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人的素质塑造[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5 董耀鹏;社会主义国有经济控制力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6 崔禄春;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7 侯典明;江泽民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8 张占斌;博彩业与政府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9 王广彬;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史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10 毛曦;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地理[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谢九华;所有权保留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2 梁宏辉;民事起诉权保障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3 肖湘雄;走出小我樊篱,,迈进大我本体[D];湘潭大学;2004年
4 杨玉翠;科学与人文之间[D];安徽师范大学;2004年
5 屈宏;近代中国城市女子服饰变迁述论[D];吉林大学;2004年
6 张立慧;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历史经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王惠君;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8 高常营;渴望家园的回归——世纪之交人文精神重建问题的反思[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9 陈迎年;海德格尔存在论差异中的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10 赵澜波;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与人的全面发展[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马新国;;主体性、异化与文学艺术——评赫·马尔库塞美学观[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岩;黑格尔美学中的真理与艺术终结问题[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1518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51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