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美学中“丑”范畴的逻辑演变
[Abstract]:"ugliness", as one of the aesthetic categories in Chinese modern aesthetics theory, does not come from the gesta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aesthetic thought, but is introduced from the wes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eastward development of modern western learning. From the initial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ugliness" by Chinese modern scholars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bringing it into the aesthetic field of vision, until the explicit introduction of "ugliness", the academic circles gradually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category of "ugliness". The emergence of "ugliness" in the modern academic field of vision has led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discipline research paradigm.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0]330号
【分类号】:B8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安丰存;李红英;;语言偏离与话语幽默——以赵本山小品《不差钱》为例[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孙秀丽;王文秀;;从关联论看小品《不差钱》的幽默效果[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高胜林;逻辑偏离与幽默[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王希杰;;零度和偏离面面观[J];语文研究;2006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丹赤;“歪瓜裂枣”别类[J];质量天地;1998年01期
2 王念孔;说《诗经》中的“美”与“丑”[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3 ;我说我的眼里只有“丑”——[J];中国新闻周刊;2000年14期
4 苗强;美术无关美丑论[J];美苑;2002年02期
5 沈祝敏;“丑”而不丑[J];戏文;2000年05期
6 吴东光;从靡非斯特管窥“丑”形象的美学意义[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7 康保成;古剧脚色“丑”与傩神方相氏[J];戏剧艺术;1999年04期
8 ;形容丑的N种搞笑方式[J];小作家选刊;2005年07期
9 邓灵勇;“家丑”也可外扬[J];天风;1994年01期
10 吴华;中西艺术“丑”的历程及其哲学成因初探[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田芳;;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演变及分析[A];上海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与中国发展道路”理论研讨征文集[C];2011年
2 周阳敏;;转移支付的性质——制度资本理论的应用研究[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朱昱;;自发交易所的发展演变[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闫献伟;夏少敏;;我国环境政策的演变及未来的价值取向[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新芳;;利用卫星云图对飚线天气预报[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卫星遥感应用技术与处理方法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于元勋;;试论编辑概念的历史演变[A];学报编辑论丛(第二集)[C];1991年
7 管弦;;国民党统治时期高校分布的演变及原因分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0)——中华民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8 巫锡成;匡邦郁;刘集生;匡海鸥;陈玉慈;;中国养蜂用具演变源流考[A];海峡两岸第四届蜜蜂生物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孙在;黄震;王嘉松;;室内ETS亚微米颗粒物的数量粒径谱与质量粒径谱演变[A];第九届全国气溶胶会议暨第三届海峡两岸气溶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孙建民;邹慧君;田志斌;;活齿传动机构演变及创新[A];第十二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淼;美在何处[N];中国文化报;2002年
2 深圳特区报特派记者 梁婷;未来,马桶可以帮你“看病”[N];深圳特区报;2010年
3 任华东;具有拓荒性和创建性的范畴史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刘玉;刘清华:“丑”孩子更需要人来爱[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陈定家;中国近现代美学研究的可喜收获[N];文艺报;2005年
6 胡明珍;用“杂书”换换脑子[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杨光;中医的艺术与艺术的中医[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8 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 申维辰;构建时代之美[N];光明日报;2008年
9 记者 岳建辉;扶沟邮政局揭“短” 亮“丑”正行风[N];周口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许智博;“麻辣”的四川方言[N];西部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战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赵国伟;走向宪政[D];吉林大学;2005年
3 张巍;中古汉语同素逆序词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曾献飞;湘南官话语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卫星;先秦至两汉出土甲胄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6 王春和;我国家族企业内部治理模式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7 周金其;基于共生理论的高校独立学院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沈惠平;美国民族主义对当代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龚志武;远程开放大学的演变和发展趋势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胡克俭;中国当代文学的英雄主题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兰星;宗教改革与欧洲婚姻演变[D];四川大学;2005年
2 宋小伟;当代中国乡村秩序格局的演变与重建[D];山东大学;2005年
3 穆键;国民政府对印支之政策及演变(1941-1946)[D];安徽大学;2005年
4 冯越峰;标志设计形式与风格的发展演变[D];天津工业大学;2006年
5 王炜;陕西合阳灵泉村村落形态结构演变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6 李红玲;鲁迅形象的演变[D];青岛大学;2006年
7 成珊娜;清初新疆民族政策的演变[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珍珍;从“工头制”到“科学管理”—20世纪20年代荣氏企业内部管理体制的演变[D];浙江大学;2007年
9 储桂节;上海市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演变及其对策思考[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10 郭玉振;1949-1958年中国共产党计划生育思想演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本文编号:21548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54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