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主体间性与“健全的身体美学”之建构

发布时间:2018-07-31 18:46
【摘要】:西方传统美学是意识美学,它以主客对立的二元设定为哲学基础,因而近代意识美学是主体性美学。现代发生了意识美学向身体美学的转向,但产生了片面强调身体欲望、抹杀精神性的偏向。"健全的身体美学"必须建立在主体间性基础上,从根本上突破心身、心物对立的哲学框架,建构主体间性的身体美学。这样,具有古典主体间性的中国古代美学就具有了借鉴意义。
[Abstract]:Western traditional aesthetics is consciousness aesthetics, which is based on the duality of subject-object antagonism, so modern consciousness aesthetics is subjective aesthetics. The shift of consciousness aesthetics to body aesthetics has taken place in modern times, but the tendency to emphasize body desire and wipe out spirituality has been created. " A sound body aesthetics "must be based on the intersubjectivity, break through the philosophical frame of the opposition of mind, body and mind, and construct the body aesthetics of intersubjectivity." In this way, the classical intersubjectivity of ancient Chinese aesthetics has reference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厦门大学中文系 厦门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B83-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倪梁康;“我思故我在”及其现象学的解析与重构[J];开放时代;1999年02期

2 厚实;郭彤;;宫体诗与花间词文本生成背景比较解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3 李洵,陈徽;康德的普世伦理之善恶概念[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4 洪增流,彭发胜;诗歌语言的维度:“Image”与意境的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5 周开宁;;契约精神与和谐社会[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张能为;;绕不过的康德哲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王海洋;;薛宝钗文化人格及其哲理评价[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凤文学;画见大象,不为斩刻之形──郭熙关于山水画创作的一个美学命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9 杨慧民;论德国古典哲学的“实践优先”原则[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10 丁玲;韩拙《山水纯全集》中“气”的思想[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高冬琴;蔡世华;;国葬与国家民族认同——以孙中山遗体及其安葬为中心[A];“孙中山与中华民族崛起”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震;从认识论到生存论的感性及其审美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2 赵海峰;阿多诺的“否定的辩证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3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李红霞;唐代隐逸风尚与诗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陈志烨;一般社会中的劳动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6 罗清旭;批判性思维理论及其测评技术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应星;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胡波;社会理想境界论纲[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黄玉顺;超越知识与价值的紧张:“科学与玄学论战”的哲学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明;魏晋玄学“自然”概念的美学解读[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2 陈迎年;海德格尔存在论差异中的世界[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张胜利;论文学的宇宙境界[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4 张明;文学作品意义阐释的历史变异性初探[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5 葛伟;新诗史上的流星雨——论“小诗运动”[D];河南大学;2001年

6 高健;康德的启蒙思想及其对德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7 童伟;论文学价值[D];扬州大学;2001年

8 孙丽巍;“主体性”视野下的康德、克罗齐美学思想[D];黑龙江大学;2001年

9 刘水平;精英艺术:神的诞生与隐退[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10 范庆伟;民间意识与臧克家的前期诗作[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1565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565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e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