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关于美学理论建构基础的一点认识

发布时间:2018-08-01 11:03
【摘要】:正 一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美学研究不仅在研究方法上逐渐形成了一种以系统思想为主体的多侧面、多层次研究问题的新视界,而且在审美观念上也逐渐形成了一种兼容并蓄、不拘一格的新态势。就十多年来美学研究中所提出的问题、所涉及到的领域的深广程度来看,都远远超过了五十年代的美学讨论。然而,从宏观上看,我国十多年来的美学研
[Abstract]:Since the 1980s, the aesthetic research in China has not only gradually formed a new horizon of multi-side and multi-level research on the subject of systematic thought, but also gradually formed a kind of inclusive aesthetic concept. A new state of affairs. The problems raised in aesthetic studies in the past ten years are far more extensive than those discussed in the 1950s. However, from the macro point of view, our country's aesthetic research in the past ten years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吉猛;新时期文学理论的审美主义倾向论略[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陈思和;试论“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锋性[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刘兴东;审美信息沟通与美感生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2期

4 姚皓华;论郁达夫小说与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视角模式的区别[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王苏君;审美体验与科学体验[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6 孙文宪;语言的痛苦:文学言说的双重困境[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7 张涛光;论衡量城市建设文化品位的尺度[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孟建伟;科学与人文的精神关联[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9 徐岱;艺术的理由——重申本体论诗学的一种路径[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王苏君;论审美体验的本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惊铎;道德体验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张建;立美教育认识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4 毛景焕;平等体验的生成与班级教学共同体[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刘泽民;试论实践存在论的美学思考方式[D];复旦大学;2004年

6 王进进;宗白华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5年

7 张家军;学校教育的隐性力量[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洪治纲;反叛与超越[D];浙江大学;2005年

9 胡绪阳;语文德性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富华;中国新诗韵律与语言存在形态现状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段吉方;审美文化与中国当下影视艺术的文化指向[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吕强;生命的困境和超越的自由——试论庄子的“逍遥游”[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子岸;审美化生存[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4 刘三秀;论审美超越性[D];厦门大学;2001年

5 李旭;审美意识与文体变迁[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晓春;叶燮《原诗》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孟祥英;语感教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翟朝云;探究性阅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周维妍;主体性音乐学习方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琼;师生关系的审美超越[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首映;美的规定性辨析[J];文艺研究;1986年05期

2 蔡仪;谈美学的哲学基础问题[J];文艺研究;1989年04期

3 皇甫晓涛;关于中国当代美学研究趋向的理论思考(2)[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4 霍松林;评吴功正著《六朝美学史》[J];文学评论;1996年03期

5 陈代湘;读《中国古代的人学与美学》[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01期

6 聿之;海峡两岸美学界的首次交流[J];台声;1996年02期

7 封孝伦;“百年中国美学学术讨论会”综述[J];文艺研究;1998年04期

8 王德胜;美学史的又一种反省方式——对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史研究的几点设想[J];哲学动态;1998年04期

9 李天道;美育与审美文化——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综述[J];文史杂志;1999年04期

10 孔建英;民族性·现代性·科学性──评郁沅、倪进的《感应美学》[J];湖北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安华;;美学与高科技时代[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2 范藻;;美学 怎样面对电视文化的时代挑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刘成纪;;重新认识中国当代美学中的自然美问题[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周宪;;审美现代性的四个层面[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5 ;江苏省美学学会历年主要活动情况[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6 鲁晨光;;科学派美学来龙去脉[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张奎志;;体验美学:当代美学的一种可行性选择[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聂振斌;;文化的本质与美学理论建构[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石文年;;马尔库塞美学的功能论和异化论[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肖世敏;;一个违反科学的美感界定——与刘骁纯同志商榷[A];2004生态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德信;生态美学——美学转型的一种尝试[N];文艺报;2004年

2 刘悦笛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通过自然问题实现美学进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陈定家;推动美学从实践研究向关系研究的当代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4 刘晗 禹建湘 肖鹰 简德彬 王岳川 张建永 张法;乡土美学笔谈[N];文艺报;2005年

5 简德彬 林铁;乡土美学的理论自觉[N];文艺报;2008年

6 朔风;美学的百花园中异彩纷呈[N];学习时报;2004年

7 姚全兴;建设富有时代特色的新世纪美学[N];社会科学报;2001年

8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张法 章辉;追问美的真相[N];社会科学报;2003年

9 记者 赵文 岳鹏;我省教授梁胜明提出美学新论断[N];兰州日报;2004年

10 刘晗;现代性与建构乡土美学的可能[N];文艺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刘旭光;海德格尔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3年

3 赵彦芳;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马正应;退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王耘;唐代美学范型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詹志和;佛陀与维纳斯之约——近代佛学与近代美学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4年

8 汤拥华;先验论美学批判[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赵建军;魏晋般若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4年

10 邓莹辉;两宋理学美学之形成初探[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岗;老子的非主体美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2 雷琼芳;论荀子礼学思想的美学诉求[D];新疆大学;2007年

3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思想述评[D];安徽大学;2002年

4 任亚荣;福柯的伦理学—美学初探[D];西北大学;2004年

5 段圣玉;张竞生美学思想的现代性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胡宁非;普罗提诺美学思想中的神圣与世俗[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军平;洪毅然美学思想的演变轨迹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王伟;荀子性恶论人学与美学[D];郑州大学;2000年

9 杨增菊;康德先验美学及其现代意义[D];安徽大学;2003年

10 刘颖;雷蒙德·威廉斯文化地域观的美学意义[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1573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573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cd9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