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时空的政治维度——詹姆逊后现代美学中的时空理论
[Abstract]:Jameson's postmodern space-time theory is an organic part of post-modern aesthetics. He reveals the changes of space-time consciousness in post-modern society, especially the formation of "hyperspace" caused by the rapid expansion of space, and the daily experience of human beings. The negative impact of historical consciousness and culture. These dilemmas prompted Jameson to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cognitive mapping", hoping to overcome the paralysis of postmodern subjects by means of psychology and imagination, and to reshape powerful political subjects by exploring the political dimensions of time and space. Jameson acutely grasped the new change and influence of postmodern space-time, devoted himself to discovering the political potential of space-time, and expanded the related exposition of Marxism. However, exaggerating culture and utopia has the disadvantage of "cultural determinism" of neo-Marxism, which has produced insurmountable contradictions in the integration of Marxism and various western post-studies.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
【分类号】:B83-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军权;;电影《嘻游记》的后现代解读[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2 赵伟东;;论华语电影传播的后现代性流变[J];文艺争鸣;2011年15期
3 道格拉斯·亚当斯;徐百柯;;通道[J];杂文选刊(中旬版);2011年08期
4 李丹丹;;无厘头文化的历史根源及其在后现代文化背景下的发展[J];艺术教育;2011年09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林晓霞;;L-fuzzy超空间上集值映射的弱连续性[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模糊数学与模糊系统委员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选集[C];2002年
2 魏志勇;;多体散射理论—多维超空间中的Lippmann-Schwinger方程[A];第九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4年
3 王旭辉;韩其玉;刘仲一;;一种新的映射神经网络[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4 李满春;陈刚;张晓祥;;面向对象的超媒体地理信息系统模型研究[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5 何雪松;;后现代架构下的空间思考:从哈维、福柯、詹明信到索加[A];社会进步与人文素养——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哲学·历史·人文学科卷)[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彭兴庭;“体育娱乐化”与后现代主义[N];中国改革报;2005年
2 彭兴庭;体育走向娱乐边缘[N];民营经济报;2005年
3 王旭;“温饱型”实惠好用[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4 中国美术学院 中德艺术研究生院 武小锋;照相写实主义的创作资源[N];美术报;2009年
5 ;大国文化与正大气象[N];中华读书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娄立平;北京望京板块步入品质时代[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7 ;赛博空间:后地理与后历史的新体验[N];中华读书报;2004年
8 林可济;弘扬传统文化 提升精神境界[N];人民日报;2008年
9 张翔;迷失于话语与历史之间的“后现代”[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10 马海良;评陈永国教授《文化的政治阐释学》[N];中华读书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雅丽;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理论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2 马先锋;一类超空间上的离散动力系统[D];吉林大学;2006年
3 姜楠;超空间拓扑和连续选择函数[D];山东大学;2007年
4 刘恒;离散动力系统中的敏感性与吸引子[D];吉林大学;2007年
5 邹操;后现代主义艺术观[D];吉林大学;2008年
6 朱晓军;形象流——电视媒介文化与后现代主义思潮之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侯秉U,
本文编号:21589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58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