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转型期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探析
[Abstract]:Aesthetic appreciation of daily life includes two sub-concepts: daily life and aesthetics. In modern China, the aesthetic daily life is neither the daily life of the poor nor the daily life of the rich, but the mirror of life created by capital in the name of aesthetics. At the same time, the aestheticization of daily life in the context of consumerism deviates from the original meaning of aesthetics. As a weapon of capital invasion and expansion, it dispels the efforts of "this being" to question the ultimate meaning, and prevents "this being" from viewing "being". This is a dissimilated aesthetic.
【作者单位】: 西安文理学院;
【基金】:西安文理学院专项科研项目“当代中国转型期的审美困境”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KY200633)
【分类号】:B83-0;C91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芮必峰;健全的社会与健全的传播——试论弗洛姆的传播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张器友;20世纪末我国文学颓废主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3 姜继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野下的消费观念嬗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田义贵;;试论《红岩》文本的传播效果[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5 李家成;论中外教育研究中的“生命”概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6 汤文曙;马克思历史观的主体视角及其当代价值[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刘荣清;马克思现代理性主义人性观的生成——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陈爱萍;马克思“市民社会”概念的演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9 孙显元;;总体社会、主体社会和社会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高敏;“西方马克思主义”“总体性”思想对当代社会发展的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童庆炳;;毛泽东的美学思想三题[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朱军;;网络和家乡——网络时代的存在论浅析[A];信息化进程中的传媒教育与传媒研究——第二届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汇编(下册)[C];2002年
3 朱军;;让纪录道说——当代中国新纪录运动的语言本体论观照[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4 徐小立;秦志希;;广告与消费主义文化的传播[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5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6 高嘉社;;传播科技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刘基玫;;对艺术设计问题的几点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8 李秋群;;西方语境下对庄子的美学误读[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9 陶秀t,
本文编号:21722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172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