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美学、审美教育与生态美学——曾繁仁教授学术访谈
[Abstract]:Because of Zeng Fanren's sincere love for Marxist philosophy and his strong desire to pursue truth, he stepped into the academic palace of aesthetics and literature and art as an organic part of Marxist philosophy after he graduated from university. He believes that the study of western aesthetics is mainly for the necessary academic reference to western aesthetics. This should not only adhere to the principle of Marxist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put all aesthetic phenomena in a certain social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for practical and realistic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but should also proceed from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of China. Adhere to the policy of critically inheriting and serving foreign countries. Western aesthetics has its special ideological wisdom,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aesthetics. He also believes that aesthetic education plays a special and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n China. The purpose is to cultivate a new generation who learns to live aesthetically, and to treat society, others, nature and themselves with aesthetic attitude. This is an important prerequisite for the realiza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n our country, and also makes aesthetic education an organic part of our country's extremely important talent project in the new century. As a humanities subject, aesthetic education mainly depends on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approaches of individual experience. Zeng also believes that modern human society has changed from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to post-industrial civilization, that i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case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has changed from antagonism to symbiosis, so the emergence of ecological aesthetics 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require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ociety and culture. This is also the starting point of his research on ecological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祖文;;试论曾繁仁美学的当代意义[J];东方丛刊;2010年03期
2 程相占;;美国生态美学的思想基础与理论进展[J];文学评论;2009年01期
3 Н.Б.曼科夫斯卡娅 ,由之;国外生态美学(下)[J];国外社会科学;1992年12期
4 李欣复;论生态美学[J];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12期
5 李启军;;系统整体创新的生态美学[J];南方文坛;2005年06期
6 罗小平;;生态美学——音乐美学界应当关注的新视域[J];人民音乐;2010年11期
7 罗小平;;生态美学——音乐美学界应当关注的新视域[J];人民音乐;2010年12期
8 李西建;美学的生态学时代:问题与意义[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王素花;科技文阅读题[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4年09期
10 魏艳丽;《虹》:寻求一种“诗意的栖居”——对劳伦斯《虹》的生态美学阐释[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闻樱;;试论音乐史料在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A];中国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刘媛媛;刘太平;;在文学欣赏教学中强化审美教育的几点做法[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3 施江斌;;试论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4 张传燧;;论玄学与魏晋南北朝审美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谭静波;;重视青少年京剧审美教育问题[A];京剧的历史、现状与未来暨京剧学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6 农磊;;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7 季伏昆;;以文致美 以美育才——略论文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8 潘智彪;;美育与人的审美需要[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孙燕生;;科技馆之美育[A];学习型社会与科技馆学术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3年
10 马卫星;;音乐心理学在大学审美教育中的应用[A];第一届全国音乐心理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王文革;审美教育的立足点[N];光明日报;2009年
2 睢县回族高级中学 赵玉梅;语文课堂教学审美教育浅论[N];学知报;2010年
3 梁学杰;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审美教育[N];黔西南日报;2009年
4 临颍县王孟一中 孟燕;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育[N];学知报;2010年
5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方珊;网络,让美育更“美”[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郸城县实验中学 许瑞红;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N];周口日报;2008年
7 吴小红;强化青少年的审美教育[N];安徽日报;2003年
8 郑海燕;浅谈博物馆对未成年人的审美教育作用[N];中国文物报;2005年
9 武胜县万善初级中学 陈源;语文教学中须重视审美教育[N];广安日报;2005年
10 杨家友;重视崇高在审美教育中的最高作用[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祖国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黄丹麾;当代西方生态建筑的美学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3 郑素华;审美教育行为特征的人类学探析[D];复旦大学;2008年
4 高金岭;论朱光潜对西方美学的翻译与引进[D];山东大学;2005年
5 赵崇乐;体育审美教育观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诺;欧美生态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隋丽;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的生成与文本建构[D];辽宁大学;2008年
8 赵凤远;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杨文臣;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赵怀俊;走向神坛之路[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丽;论中师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苑琛;审美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3 詹雪;高中语文文学作品教学和审美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丽;论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刘国友;论中学语文审美教育[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严萍;关于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实践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冯小靖;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郑素华;论朱光潜审美教育思想的现代性[D];扬州大学;2004年
9 黄静;当代高校美育探讨[D];扬州大学;2008年
10 何平滚;鲁迅小说与审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2014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201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