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学大讨论的学术意义

发布时间:2018-09-11 14:14
【摘要】:从1956年到1965年,由对朱光潜唯心主义美学思想的批判而发端,中国美学界展开了一场绵延十年之久的美学大讨论。从学术史的角度审视这次美学大讨论,无论其历史贡献还是后续影响以及当代启示,均有值得深入思考和总结的价值与意义。其历史贡献首先表现在认识论美学研究范式的确立,以及与此相关的四派美学观点的形成,其次在于汇聚和培养起了一支阵容壮大、实力雄厚的研究队伍。其启示是,学术的发展必须有一个相对宽松和具有包容性的社会与意识形态环境,百家争鸣是推动学术进步的动力。同时,知识学人敢于追求创新,敢于在观念上标新立异,并且具有捍卫真理的勇气和容忍批评的气度,是学术进步不可缺少的主体条件,这也是美学大讨论留给当代学人的一条重要经验。
[Abstract]:From 1956 to 1965, from the critique of Zhu Guangqian's idealism aesthetic thought, the Chinese aesthetic circles launched a great discussion of aesthetics which lasted for ten year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academic history, this great discussion of aesthetics, regardless of its historical contribution, follow-up influence and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has the value and significance worthy of further thinking and summing up. Its historical contribution lies first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aradigm of epistemological aesthetic research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related aesthetic viewpoints of the four schools, and secondly in the gathering and training of a strong research team. The enlightenment is that academic development must have a relatively loose and inclusive social and id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is the driving force to promote academic progress.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ellectual person dares to pursue the innovation, dare to innovate in the idea, and has the courage to defend the truth and the tolerance of criticism, which is the indispensable subject condition for the academic progress. This is also an important experience left to contemporary scholars in the great discussion of aesthetics.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文艺美学元问题与文艺美学学科体系建设研究”(06JJD75011—44008)
【分类号】:B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曹谦;;论“实践存在论美学”的马克思主义性质——以“实践”概念为中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鹏周;;新中国六十年美学研究历史回顾[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张伟;;认识论·实践论·本体论——论当代中国美学研究思维方式的嬗变与发展[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4 梁爱民;;论美与“人的本质对象化”——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经典命题的理解[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高建平;;“美学的复兴”与新的做美学的方式[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谷鹏飞;;中国美学的现代发生与当代困境[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刘悦笛;;当代中国美学:问题与反思[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潘欣信;美学何处寻?[N];美术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金涛;应时代呼声 彰东方大美[N];中国艺术报;2010年

3 刘家友;关于《美学基础理论简论》的若干问题[N];盘锦日报;2010年

4 宛小平 安徽大学哲学系;朱光潜:建立从认识到实践的开放美学体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春媚;“审美经验”再认识[D];扬州大学;2011年

2 梁光焰;回到美自身的领域[D];西南大学;2011年

3 吴时红;实践论美学在中国[D];浙江大学;2011年

4 胡俊;对接与缝合:新方法建构新美学[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东阳;自然美:从本质论走向生态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2 高阳;吕o偯姥Ю砺厶逑笛芯縖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高海燕;吕o偯姥枷氲难芯縖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孙刚;李安宅的美学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军;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美学的发展[D];西安石油大学;2011年

6 张晓文;中国当代美学新的学科生长点[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邱书婉;时间&美学[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8 彭爽;蔡仪前期美学思想探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9 杨璐;中国当代自然美论的演进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拓展[D];山东大学;2012年

10 贺季方;实践美学:历史选择与现实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2369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2369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c7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