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论“以美育代宗教说”与蔡元培审美信仰建构的世俗性

发布时间:2018-09-14 11:18
【摘要】: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是要在宗教精神阙如而儒家礼乐法度业已崩解的现代中国文化场域中,以美育为手段实施国民信仰的重建。审美作为一种精神形式的特殊性和现代中国的社会政治语境使信仰的审美化建构表现出在世俗性与超越性之间徘徊的张力特质,而最终结果往往以牺牲信仰的超越精神为代价,这是与知识分子纠缠于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现代性心境紧密关联的。
[Abstract]:Cai Yuanpei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replacing religion with aesthetic education" in order to reconstruct the people's belief in the field of modern Chinese culture in which the spirit of religion is absent and the Confucian rites and music laws have been disintegrated. The particularity of aesthetics as a spiritual form and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context of modern China make the aesthetic construction of faith show the tension between secular and transcendence, and the ultimate result is often at the expense of the transcendental spirit of belief. This is closely related to intellectuals entangled in China and the West, tradition and modern cultural modernity.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流动站;
【分类号】:B8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高予远;儒道的超越问题[J];东南学术;1999年06期

2 孙金波;论初传佛教何以战胜玄学[J];广西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3 陈鹏;儒家传统的现代命运——当代文化思潮评介之一[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4 苏国勋;;马克斯·韦伯:基于中国语境的再研究[J];社会;2007年05期

5 付文忠;开封犹太文化的内在超越性[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6 李军;对魏晋玄学“自由”精神的一种政治学诠释[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赵建永;《周易·复卦》初爻的诠释进路[J];周易研究;2004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黄玉顺;超越知识与价值的紧张:“科学与玄学论战”的哲学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付长珍;宋代理学境界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李延仓;道体的失落与重建[D];山东大学;2005年

4 赵怀俊;走向神坛之路[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娟;孟庄心性论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6 郑臣;内圣外王之道[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周晓华;支遁的审美人格境界[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2 倪雪坤;海子诗歌中的道家文化因素[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3 吴敏;论魏晋六朝文论新变的美学内涵[D];安徽大学;2006年

4 郑诚;何承天天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胡实;课程标准视野下的高中语文教育价值观构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6 汪玉峰;孟庄理想人格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刘昱;魏晋“自然”概念的转变及其对审美文化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7年

8 常爽;萧绎诗歌创作心路历程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9 胡康;论秦家懿的儒学观[D];湘潭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大陆;;"普遍"、"超越"的美育观[J];读书;1986年05期

2 冯晓阳;;浅析蔡元培之“美育”与“德育”[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09年05期

3 陈望衡;美是一种价值的形容词——简评蔡元培的美本体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4 杜卫;“感性启蒙”:“以美育代宗教说”新解[J];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5 张艳;;蔡元培和他的美育观[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7年01期

6 卢善庆;简论蔡元培的美育思想[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7 王菲;;实践: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的动因和旨归[J];艺苑;2009年05期

8 周军锋;;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形成原因[J];现代企业;2009年04期

9 郑经文;;美育与人才培养——兼论蔡元培之提倡美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10 马兆掌;;论美育观上鲁迅对蔡元培的一点超越[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科版);199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朱义禄;;试论蔡元培与康德美学的东渐[A];时代与思潮(3)——中西文化交汇[C];1990年

2 张正江;;蔡元培美育哲学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杨平;;“审美代宗教”说的文化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邵同;;毛泽东早期美育思想[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七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2年

5 蒋孔阳;;西方文化冲击下的中国现代美学[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6 ;全国美学会议举行学术报告会并座谈美育和形象思维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一次全国美学会议简报[C];198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王宏超;蔡元培的美育思想[N];光明日报;2005年

2 聂振斌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蔡元培:以美育代替宗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杨家友;重视崇高在审美教育中的最高作用[N];光明日报;2005年

4 高建平;“和谐美”思想与社会理想[N];人民政协报;2007年

5 代丽丹;中国化的审美与基督教[N];中国民族报;2002年

6 杜书瀛;颇有特色的现代美学文献选编[N];文艺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宏超;学科与思想:中国现代美学的起源[D];复旦大学;2008年

2 王丽;中国近现代美学课程发生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杨;蔡元培美育代宗教说及当代意义[D];长安大学;2009年

2 郑德;蔡元培美学思想流变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吴玉洁;蔡元培美学思想的价值论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周军锋;审美与救赎[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满达;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内蒙古大学;2010年

6 于U,

本文编号:22425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2425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87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