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能拯救文化的危机吗?──西方现代思潮一瞥
[Abstract]:Can aesthetics save the crisis of culture?-a glimpse of modern Western thought, whether it's Rousseau, Kant, Schiller, Freud, Jung, Marcuse, or Husserl, Heidegger, They have diagnosed the crisis in different ways and emphasized the severity of the crisis. But fundamentally, none of them are desperate. In fact.
【分类号】:B83-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晓生;二十一世纪音乐与新浪漫主义崛起[J];中国音乐学;1986年03期
2 李瑞华;名词解释[J];国外社会科学;1986年09期
3 陈思和;;中国新文学发展中的阡悔意识——关于人对自身认识的一个侧面[J];上海文学;1986年02期
4 弦田平八郎 ,陶吉开 ,王卫明;高山辰雄的绘画世界——对“原景风”的内心体验[J];世界美术;1987年02期
5 夏志厚;;也谈现代意识与当代文学[J];文学自由谈;1987年02期
6 陈思和;;本世纪初西方现代思潮在中国的影响——王国维鲁迅比较论[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3期
7 陈思和;;本世纪初西方现代思潮在中国的影响——王国维鲁迅比较论[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年04期
8 陈宗麟;;审美活动中的抽象内涵——关于“道”的一点思考[J];美苑;1987年06期
9 甘晓刚;;在“现实主义艺术”身边的思索[J];美苑;1987年06期
10 穆嘉;天津人艺推出新戏《离异》[J];中国戏剧;198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何颖;;改革开放与中国的公共关系事业[A];改革 求实 创新——青海省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优秀论文集[C];1998年
2 郭兆胜;;变化着的民歌价值[A];社会音乐研究论文集[C];1990年
3 罗文东;;论社会主义和人道主义[A];人学与现代化——全国第三届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查良松;陈明星;王忠;王娟;;安徽省旅游资源环境模型库系统集成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靳埭强;;从中国传统图形到哲学思想——设计中的承传创新[A];“岁寒三友——诗意的设计”——两岸三地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子;衬衫领型男士个性折光镜[N];北京日报;2000年
2 刘宏;《红楼梦》的性爱文化观念[N];中国文化报;2001年
3 浙江省中国人物画研究会会长 吴山明;“浙派”人物画的当代进程[N];美术报;2001年
4 高晔;用马克思哲学解答中国的现代问题[N];科学时报;2002年
5 马相武;全球化与民族精神[N];文艺报;2002年
6 钟志贤;21世纪的学习理念(二)[N];江苏经济报;2003年
7 阜阳铁路学校 武宏钧;教师读书十问[N];中国教育报;2004年
8 雷健;为后代保留一点历史吧[N];四川日报;2004年
9 刘兵 河北廊坊师专教师;瞧你那熊样,还活着呢[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10 钱林森 葛桂录;以广阔的视野来思考问题[N];文艺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韩红;交往的合理化与现代性的重建[D];黑龙江大学;2004年
2 张双利;乌托邦、死亡和历史的终结[D];复旦大学;2004年
3 徐亮;文学理性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汪树东;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自然精神取向[D];武汉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元;论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邵明;金庸新论[D];安徽大学;2001年
3 李金红;论泰瑞西斯在《荒原》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翟海月;对后现代教学法[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5 黄珊珊;虚构的“真相”——新历史小说论[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6 陈春莉;詹姆逊文化乌托邦思想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张枢盛;日本文化对其企业制度影响的路径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8 唐景峰;区域规划理论和方法的探讨[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499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249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