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美学基本精神新探
[Abstract]:Zhuangzi's aesthetics is the subject's aesthetics and the soul's aesthetics, whose basic spirit is embodied in the three key words of nature, equality and freedom. Nature is "heaven", which refers to the original nature, the second is to take nature as the teacher, to be natural, equality is to mean that all things are the same and equal in the height of Tao. Freedom, which includes two aspects: spiritual freedom and freedom of practice.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湖南省教育厅课题“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现代性追求”(07C602) 湖南师大文学院课题“审美教育及其现代性使命”
【分类号】:B223.5;B83-0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文慧;李蕾;;“行不言之教”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启示[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2 谢树放;;试谈儒家之中、仁、和及三者关系[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3 萧仕平;;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庄子人际关系思想试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4 郑笠;;剥离与消解系统中成就的审美境界——从庄子“美学”到“庄子”美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丁成际;;“各得其宜”与“群居和一”——荀子“群己之辨”的价值意蕴[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丁成际;;荀子礼之功能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朱德军;“民本”思想与儒家“民主”精神的历史演进[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张晓斌;;略论唐宫怨诗的含蓄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4期
9 雷晓琴;;略论庄子散文浪漫主义的表现及思想成因[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10 刘倩;崔妍;;《庄子》对苏轼诗歌文学影响诹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徐卫红;;绝弃“仁义”之后——老、庄的道德教育在哪里?[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2 南豪峰;;乡村病人的医治:神祗、社会资本与医学专家的共同参与[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王智;;改造、“革命”与建设:当代中国文化发展的语境转换[A];中国现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智;;1949—1976:中国文化发展的语境转换与知识分子状况[A];知识分子与近现代中国社会[C];2007年
5 叶芳芳;;传统岭南庭园过渡空间浅析[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6 吴本连;;公民意识儒家论说的价值与限度[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伟;《吕氏春秋》体道和治道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6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崔存明;荀子与儒家六艺经典化[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希;郭象哲学与中古的自然审美[D];吉林大学;2011年
9 邵鸿雁;中国美学“味”范畴新论[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张晓明;主体幸福感模型的理论建构[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晓峰;老子政治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5 贾清宇;孟子引《书》论《书》考论[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启;冰心散文创作的文化学阐释[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金;墨家的宗教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刘石磊;郭象《庄子注》“理”范畴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9 粟亮;庄子的自由之道[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张莎;老子“道”的管理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唐坤;论庄子万物一齐的平等境界[J];江汉论坛;2005年07期
2 毛志成;净的悼念[J];环境教育;2005年11期
3 黄丹纳;任姿楠;;庄子“法天贵真”的美学解读[J];中国文化研究;2011年01期
4 李木会;;庄子生命美学观分析[J];新世纪论丛;2006年02期
5 李木会;;庄子生命美学观分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09期
6 郑笠;;感性物态的形上皈依——庄子形神观美学解读[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陆永品;《庄子》与现实主义问题[J];齐鲁学刊;1980年04期
8 董国尧;;庄子论自然美[J];学习与探索;1981年04期
9 马元龙;;文化之路:化“文化”为“自然”[J];外国文学;2008年04期
10 单益强;单辉;;庄子尚“自然”的生态发展观[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鹏周;;树、山、水:布依民族主体间性审美特质[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周安华;;美学与高科技时代[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3 胡健;;理学与美学札记[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4 胡经之;;超越古典[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郭慧;;王船山对精神自由的祈向[A];生命、知识与文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9年
6 张梅;;《庄子》的语言艺术——卮言——从庄子的立言态度与立言方式谈起[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7 曹延;;漫议编排规范化与编辑审美[A];学报编辑论丛(第三集)[C];1992年
8 金尚理;;逍遥:庄子人学思想解读[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9 范藻;;美学 怎样面对电视文化的时代挑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10 闵南萍;;语言学、美学与护理心理学的关系[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会议暨专题讲座论文汇编[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韩德信;生态美学——美学转型的一种尝试[N];文艺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程洁;回归实事:政治的美学之维[N];社会科学报;2003年
3 何树彬;“在家上学”挑战欧美学校教育[N];文汇报;2004年
4 青敏;德固赛的安全美学[N];中国质量报;2003年
5 张黔;物象美学的理论基础[N];光明日报;2003年
6 丰书;电影的美学世界[N];中华读书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丁明豪;生活家靠美学营销实现产业突围[N];中国企业报;2010年
8 崔卫平;美学乃伦理之母[N];北京日报;2003年
9 李超元;庄子语穿“大葫芦”[N];天津日报;2004年
10 龙全忠;让城里人羡慕的唐庄子村[N];河北经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雪霞;文学庄子探微[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时晓丽;庄子审美生存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4 刘旭光;海德格尔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3年
5 赵玉;道家与儒家的生态观与审美观[D];山东大学;2006年
6 赵彦芳;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徐宁;中国古代哲学精气概念与中医学精气概念之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马正应;退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周俊玲;建筑明器美学论[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10 曾思艺;丘特切夫诗歌美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强;生命的困境和超越的自由——试论庄子的“逍遥游”[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罗鸣;稼轩词审美阐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韩国庆;庄子自我学说浅探[D];西北大学;2008年
4 黄大鹏;多恩与道家美学比较[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会芳;庄子与济慈:“物化”论与“客体感受力”[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杨莎妮;“五音令人耳聋”否[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7 高深;论庄子对语言局限性的认识与超越[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8 童菊芳;中学物理教学与美学相结合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9 彭昊;庄子思想对儒家思想的融通[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10 张晨霞;竹林七贤庄学接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2585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258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