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生态女性主义与传统美学的反思

发布时间:2018-12-05 17:14
【摘要】:在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反思西方传统美学时,会发现一个明显的悖论:感性事物与感性能力在学科定位上都是美学研究的核心,但在美学史实中却恰恰受到了贬抑。究其原因,是源于生态女性主义所批判的理性崇拜和"二元论"逻辑。进一步说,这一悖论貌似导源于理性/感性的二元对立,实质上则导源于男性/女性、人类/自然的二元对立;它表面上可归因于父权制文化中的理性崇拜,根本上却应归咎于父权制文化对女性的轻蔑和对自然的排斥。
[Abstract]:When we reflect on the western traditional aesthe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feminism, we will find an obvious paradox: perceptual things and perceptual abilities are both the core of aesthetic research in terms of subject orientation, but they are precisely derogated from the historical facts of aesthetics. The reason is derived from the rational worship and dualism logic criticized by ecological feminism. Furthermore, the paradox seems to be derived from the binary opposition of reason / sensibility, and in essence from the dualistic opposition of man / woman and human / nature. On the surface, it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rational worship in patriarchal culture, but it sh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contempt for women and the rejection of nature in patriarchal culture.
【作者单位】: 济南大学文学院;
【基金】:山东省社科规划研究项目“生态视域中的道、儒审美观”(08JDC101) 山东省高校科研项目“生态女性主义与美学研究”(J08WA68)
【分类号】:B83-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关春玲;西方生态女权主义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1996年02期

2 彭立勋;;鲍姆加登的美学思想及其历史贡献[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3 郭宾;;康德哲学中的艺术美与自然美再探讨[J];哲学研究;2008年1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罗杉杉;柏拉图女性观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春元;;《聊斋志异》中仙人小说的喜剧色彩[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2 李华;客观真实是诉讼证明的终极目标——诉讼证明标准之理性分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3 顾承卫;杨小明;;为功利主义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5 唐青才;朱德全;;主体间性哲学视角下的德育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6 周云水;;从《礼仪问答写卷》看吐蕃伦理文化与儒家伦理的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7 刘杰;;论《格萨尔》与《诗经》周民族史诗中的英雄救济主题[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8 赵天宝;;大学生新生入学教育刍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9 董龙昌;;苏格拉底“美在效用说”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10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晓伟;;历史学的中庸之道:融通“历史解释”与“历史表现”的尝试——重思“亨佩尔-德雷论战”的现代意义[A];第八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刘长军;;财产理论与建构和谐社会[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3 陈绪新;;“被迫现代性”与当代中国伦理精神重构——我们需要一种积极伦理学[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4 刘月岭;;康德意志自由的三重境界[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刘仁贵;;再论伦理与道德的关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6 杜早华;;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从自律与他律的平衡看[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田海平;;宪政伦理的问题意识与政治担当[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9 赵一强;;契约和谐及其伦理实现[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任岩;;甘肃安多藏族民居装饰图纹的构成形式[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十一辑(2011年中国建筑史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兰州理工大学学报第37卷)[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7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8 翟艳芳;全球教育的理念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10 朱新春;莱布尼茨自然有机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杨婧;从西方绘画中的“丰满”女性形象看艺术夸张[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范园园;我国行政程序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园;信息化时代教育技术人文精神的缺失与重构[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张建敏;《文赋》“应感之会”说[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王永平;蚌病成珠—郁达夫的情爱生活与其文学创作[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杨小强;对我国资格刑的分析与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岩,张天学;关于国家的“正义”──柏拉图正义观研究[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2 郭超英,,颜海英;古希腊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其演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3 彭公亮;希腊哲学的本源性使命及哲学的现代任务[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4 张祥龙;“性别”在中西哲学中的地位及其思想后果[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6期

5 肖巍;关怀伦理学:主题与思考[J];教学与研究;1999年03期

6 邓晓芒;关于希腊哲学的几个疑问及试解[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肖鹰;人类语境中的“美”——“美”的概念再阐释[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8 薛永武;柏拉图美学之再阐释[J];齐鲁学刊;2001年05期

9 仪平策;母性崇拜与父性崇拜——中西方异质文化范型溯源[J];学术月刊;1996年10期

10 陆沉;柏拉图哲学的核心术语ε“非汉字符号”δοζ和“非汉字符号”δ'εα之翻译与解释[J];世界哲学;2002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腾凰;杨连成;;生活土壤上的批判与追求——试论吕荧的美学思想[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87年04期

2 杨安仑;程俊;;老子的"道"与"美"[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1989年01期

3 杨利辰;夏夫兹博里美学思想漫评[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4 桂强;鲍姆嘉通美学思想述评[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5 张吉琳;;百年美学研究的新成果——评《中国百年美学分例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章国军;;一只看不见的手——论中国美学思想在中国翻译理论的介入[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刘程;;对印度美学思想与艺术的深度解说——读《印度古典美学》[J];编辑之友;2007年04期

8 王建平;;论毛泽东美学思想与孔学的内在联系[J];时代文学(理论学术版);2007年01期

9 俞娟;施保国;;略谈西方各时期主要美学思想[J];法制与社会;2007年10期

10 陈欣;;对印度美学的现代阐释与深层解读——评《印度古典美学》[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顾道弟;;美论二题——学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有感[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彭锋;;冯友兰美学思想初探[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马建高;;论梁启超“趣味”美学思想的现代审美主义追求[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4 刘彦顺;;论梁启超美学思想中的“时间性”问题[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5 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及其价值启思[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6 李庆本;;走出“中西”模式绝对论的怪圈[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7 朱存明;顾颖;;论梁启超美学思想的现代性意义[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8 宛小平;;金岳霖《知识论》中的美学思想初探[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王旭晓;;中国美学的历程与转向[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10 蔡志栋;;从现代情感本体的角度看梁启超[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家治;孔子的美学思想[N];协商新报;2010年

2 金雅;梁启超与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N];文艺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潘欣信;美学何处寻?[N];美术报;2010年

4 ;毛泽东美学思想研讨[N];山西日报;2003年

5 姜文振;雅斯贝斯美学思想研究的新开拓[N];中华读书报;2011年

6 李修建;直面器物的美学研究[N];文艺报;2009年

7 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成员 卢甲甲;生态美学丛书:探究新的生态审美观[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8 毛洪安;儒家思想的美学观[N];大众科技报;2002年

9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著名美学家 叶朗;中国美学的弥散性格[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10 张政文;康德美学思想对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红珊;郭沫若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张s

本文编号:23652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652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1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