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美育与心灵家园建构——论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的当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8-12-08 17:51

[Abstract]:......
【作者单位】: 西安石油学院中文系
【分类号】:B8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爱春;教学改革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2 李静;萧友梅与北大音乐传习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李涛;关于建国初期中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综合述评[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4 郑仁华;干静;;设计中的三段式[J];包装工程;2006年05期

5 杨世谷;蔡元培教育立国与健全人格的教育理念[J];滨州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陈瑾;音乐审美心理中的传统文化定位——欣赏歌剧《图兰朵》引发的思考[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李鹏辉;功利与象征的同一——论品牌的偶像化[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黄红春;重庆山地民居形态与现代人居——浅析重庆山地民居的保护与更新[J];重庆建筑;2005年08期

9 石志民;陈海华;;激励学生的艺术[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10 相毅敏;美术欣赏教学方法探微[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北霞;吴卫;;浅谈九宫数图在分形艺术中的应用[A];2005年工业设计国际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平海;中国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蓉;中国近代民众教育思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阎光才;识读大学:组织文化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岳龙;现代性境域中的传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侯怀银;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学发展问题的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6 张金梅;幼儿园戏剧综合活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7 于平;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史纲要[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3年

8 姜英;网络文学的价值[D];四川大学;2003年

9 张雪蓉;以美国模式为趋向:中国大学变革研究(1915—1927)[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宜勇;大学组织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勤砚;师徒传承美术教育模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吴卫;东西方建设与文化模糊比较概述[D];湖南大学;2001年

3 杜觉民;西方教育理论在近代中国的移植应用和现实思考[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傅婷;形象设计与服饰妆扮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1年

5 唐爱民;当代中国大学“做人教育”探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1年

6 汪向红;论大学的文化品位[D];浙江大学;2002年

7 徐斌;服装品牌形象创新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2年

8 崔跃峰;西学东渐与中国高等教育中近代学科的设立[D];河南大学;2002年

9 陈祁岩;设计艺术中的“格式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10 赵凯;中国传统庭院构成分析与继承[D];郑州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晓梅;;宗教世界图景的瓦解与审美拯救方案的设计——蔡元培的“以美育代宗教”[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年01期

2 张晓林;;“美育代宗教”的启蒙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3 李向伟;;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辨析及补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0年02期

4 陈望衡;美是一种价值的形容词——简评蔡元培的美本体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杜卫;“感性启蒙”:“以美育代宗教说”新解[J];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6 张家;;美育的价值[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8年03期

7 潘知常;从“教化”到“美育”——近代美学思潮札记[J];云南社会科学;1987年04期

8 张薇;美育的勃兴——对中国现代美学建构初期重要特征的认识[J];民族艺术研究;2002年04期

9 林可济,江琼;略论蔡元培的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张红兵;中国传统美育观与当代人格塑造[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义禄;;试论蔡元培与康德美学的东渐[A];时代与思潮(3)——中西文化交汇[C];1990年

2 张正江;;蔡元培美育哲学思想初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邵同;;毛泽东早期美育思想[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七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2年

4 徐端午;;厦门大学关于当前美育状况的思考[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韩德民;;个性意识、想象力与同情心——有关美育属性的功能性界定[A];“和谐社会中的美学与高校美学教育”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李道刚;;通往内心之路——孔子美育目的论[A];《国学论衡》第一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1998年

7 杨平;;“审美代宗教”说的文化意义[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何齐宗;;先秦儒家美育思想探讨[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李奇茂;;由视觉审美观点剖析现代伦理生活[A];海峡两岸道德发展论[C];2008年

10 蒋孔阳;;西方文化冲击下的中国现代美学[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宏超;蔡元培的美育思想[N];光明日报;2005年

2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邓军海;美育三阶:善感、趣味与境界[N];光明日报;2010年

3 蔚志建;“继续”美育与和谐社会[N];光明日报;2005年

4 周星;美育应走向审美情感教育[N];学习时报;2006年

5 《戏曲艺术》编辑部主任,,复旦大学博士后 陈友峰;正确认识“美育”[N];中国艺术报;2008年

6 聂振斌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蔡元培:以美育代替宗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楼昔勇;倾心尽力为美育[N];社会科学报;2009年

8 代丽丹;中国化的审美与基督教[N];中国民族报;2002年

9 王毅 傅晓微;“充实之谓美”是儒家美论么?[N];文艺报;2005年

10 杨家友;重视崇高在审美教育中的最高作用[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宏超;学科与思想:中国现代美学的起源[D];复旦大学;2008年

2 王丽;中国近现代美学课程发生发展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玉洁;蔡元培美学思想的价值论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杨;蔡元培美育代宗教说及当代意义[D];长安大学;2009年

3 郑德;蔡元培美学思想流变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周军锋;审美与救赎[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5 曲丽娟;美育与现代审美人格重塑[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6 满达;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内蒙古大学;2010年

7 汤杰英;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美育发展主要区域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吴匕;美善相乐[D];贵州师范大学;2002年

9 赵晓冬;王国维美育思想的精神内核及其当代价值[D];贵州大学;2006年

10 崔悦;当代中国审美泛化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687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687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3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