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美学的复兴

发布时间:2018-12-12 10:05
【摘要】: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现在,中国经历了三次美学热潮。第一次是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的"美学大讨论",以"美的本质"和"形象思维"为讨论话题,以建立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在中国发展马克思主义美学为中心任务。第二次是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的"美学热",以对西方美学的引进为主要内容,以克服"文革"影响,解放思想为中心任务。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着第三次美学热潮,是近年来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也称为"美学的复兴"。它是在全球化与市场经济发展,消费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的时代出现的。美学应该针对经济发展对社会和文化生活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保持和发挥它作为一种理论的批判功能,从而在变动的现代社会里寻求一种人文的立场。
[Abstract]:Since the 1950 s and 1960 s, China has experienced three aesthetic upsurge. The first time was the "great discussion of aesthetics" from the 1950s to the early 1960s, with "the essence of beauty" and "thinking in images" as the discussion topics,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ist ide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t aesthetics in China as the central task. The second time was the "aesthetic fever" from the end of 1970s to the 1980s,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aesthetics as the main content, overcom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emancipating the mind as the central task. At present, we are experiencing the third esthetics upsurge, which is the discussion about the aesthetics of daily life in recent years, also called "the revival of aesthetics". It appeared in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and market economy, consumption a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esthetics should aim at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social and cultural life, maintain and exert its critical function as a kind of theory, so as to seek a humanistic stand in the changing modern society.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教育部北京大学美学美育中心;国际美学学会;中华美学学会;中外文论学会;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课题(05JJD72018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5BWW006)
【分类号】:B8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高建平;;席勒的审美乌托邦及其现代批判[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2 高建平;;“形象思维”的发展、终结与变容[J];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卢秉利;;实践美学的哲学语境分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王智;;关系思维与关系属性[J];东岳论丛;2005年05期

3 胡广丽;;科学与艺术融合关系的SSK机理分析[J];电影文学;2007年17期

4 刘继平;;席勒美育思想之现实性思考[J];电影评介;2008年01期

5 隆岷;博大的网与多绪的结──美学范畴系统探[J];贵阳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6 刘继平;;席勒美育思想之现实性思考[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7 杨恩寰;现实丑与艺术美——对西方美学家有关论述的一个考察[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1期

8 何中华;论马克思实践观的本体论向度——重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J];河北学刊;2003年04期

9 唐玉宏;自在之美和为我之美─—自然美浅探[J];河南社会科学;1999年06期

10 胡孝根;庞铮;;美学的多元形态及其现代性选择[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欣;《黄帝四经》管理哲学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王卓斐;美学回家[D];山东大学;2010年

3 齐德利;中国丹霞地貌多尺度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骆秉全;美与和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赵奎;当代美育理论建构的现实背景和理论基础[D];西南大学;2010年

2 范玲娟;《庄子》寓言的审美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宗辉;高度悲剧效果的诞生[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郑季翘;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解释文艺创作[J];文艺研究;1979年01期



本文编号:23743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743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61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