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从实践美学看“生态美学”

发布时间:2018-12-12 16:54

[Abstract]:......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分类号】:B8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传东;李泽厚美学批判[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2 乔东义;李泽厚实践论美学的问题与反思[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李建盛;方法论与20世纪中国美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4 郭玉生;从人生论美学到实践美学——中国悲剧观演变论[J];东方论坛;2004年01期

5 谭娅,陈宪年;试论通感在审美欣赏中的价值[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6 冯长彬;数学美初探[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S2期

7 封孝伦;美与“自由”关系的反思[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4期

8 章辉;李泽厚前期美学思想的贡献及其局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9 张鹏振;;唐诗中的音乐描写[J];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10 章辉;呼唤主体——朱光潜与实践美学[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伟;;从经典化到大众化——李泽厚“美的历程”[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费邓洪;费茸;;我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不可忽视的内容——音乐的数学性[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禾;论中国宫廷舞蹈[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0年

2 刘长庚;马克思的感性理论与美学问题[D];复旦大学;2004年

3 苏东晓;审美无利害说与审美关系问题[D];复旦大学;2005年

4 李静;幼儿汉字多元化教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朱寿兴;美学的实践、生命与存在[D];四川大学;2005年

6 季芳;实践美学的生态维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刘银昌;盖事虽《易》,,其辞则诗—《焦氏易林》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弓;历史视野中的实践美学[D];复旦大学;2007年

9 唐英;消费时代电视广告审美特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杨庙平;《巴黎手稿》与当代中国美学理论形态建构[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兵;近百年中国美育观念演变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程远;王蒙审美理想初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黄珊珊;色彩与文学[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4 刘银昌;《焦氏易林》四言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谭佳;李泽厚的人生论美学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6 郭淑敏;艺术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论苏珊·朗格之艺术新界定[D];河北大学;2003年

7 刘水芬;生态美学与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价值倡导及建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8 许冰;审美教育在生命和谐发展中的意义及其实施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沈越;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开设舞蹈艺术课程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方润泽;艾青、戴望舒诗歌比较综论[D];西北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穆纪光;关于审美起源的追溯[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2 栾羽;;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观——毛泽东美学思想学习札记[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Z1期

3 张健;从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观看车尔尼雪夫斯基人本主义美学思想[J];河北学刊;1986年01期

4 陈士洪;主体·情感·实践[J];云南社会科学;1987年06期

5 毛崇杰;美学路上八个春秋[J];河北学刊;1987年03期

6 叶峻;社会生态学初论[J];天府新论;1987年05期

7 杜东枝;马克思的美感论[J];思想战线;1988年05期

8 宗坤明;;审美关系与形象效应[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9 樊德三;;李泽厚五、六十年代美学思想概观[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10 美研;朱光潜美学思想研讨会综述[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晓春;熊良智;;从中国传统本然美学看实践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刘恒健;;关于美学转型的沉思——新世纪中国美学之展望[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陈望衡;;培植一种环境美学[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4 陆强;;论城市景观生态设计[A];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第22分会场论文集[C];2002年

5 汪济生;;动物是否在自然面前永远被动和无能——评蒋孔阳及实践美学派的一种有代表性的动物观[A];2004生态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玉能;;实践美学与现代性[A];“美学与当代生活方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杨春时;;美学要抗争现代性的重压[A];“美学与当代生活方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汪济生;;必须正视马克思恩格斯在人与动物界定问题上的区别[A];2004生态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李泽淳;;关于生态美学研究的几点思考——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提纲[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刘成纪;;重新认识中国当代美学中的自然美问题[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梁彩恒;建筑要体现对人的最大关怀[N];中国建材报;2000年

2 王洪岳 谭好哲;吴炫对美学的“否定”[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刘士林;生命美学:世纪之交的美学新收获[N];光明日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黄勇;余谋昌:生态引领未来空间[N];中国环境报;2001年

5 姚文放;给美学注入现代的血液[N];中国教育报;2001年

6 李星;探索生态美学建构[N];光明日报;2001年

7 彭立勋;生态美学:人与环境关系的审美视角[N];光明日报;2002年

8 李冬阳;生态美学为住宅业创新助力[N];经济日报;2002年

9 钟山;尊重自然:艺术的根基与生命力[N];吉林日报;2002年

10 张元端;生态美学与住宅创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裴;隋、唐、五代道教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2 刘泽民;试论实践存在论的美学思考方式[D];复旦大学;2004年

3 黄丹麾;当代西方生态建筑的美学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4年

4 齐爱国;人文生态的理想[D];中央美术学院;2005年

5 赵凤远;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季芳;实践美学的生态维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隋丽;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的生成与文本建构[D];辽宁大学;2008年

8 樊淑敏;审美视阈中的土地崇拜文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季方;实践美学:历史选择与现实命运[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黄建烽;生态美学视域中的沈从文小说[D];华侨大学;2003年

3 邢卓;结合自然山水的总体城市设计研究——以陕南安康为例[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4 叶莎莎;禅宗美学思想的生态智慧[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季芳;生态环境美[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6 刘畅;钢琴演奏中音乐表现的分寸感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邵丰;当代视域下的庄子生态美学思想[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8 全峰梅;模糊的拱门——建筑性的现代性现象学考察[D];广西大学;2004年

9 辛雅静;胡风文艺思想与现代性[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杨定海;岳麓山风景名胜区景观分析评价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23749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749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64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