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转型与新美学
[Abstract]:The transmission of traditional aesthetics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criticism of aesthetics, and its expression is transformed into the way of literary and artistic criticism. The criticism methods of the new aesthetics mainly include the reading method according to symptoms, the method of dialogue criticism, the method of formal criticism and so on. These methods are the pursuit of human poetic existence. Beauty is not realistic, beauty is poetic dwelling. Aesthetics is based on poetic criticism.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分类号】:B83-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珏;思维模式对汉语和英语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仲红卫;孔子的诗学[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谭学纯;修辞幻象及一组跨学科相关术语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韦虹;;西方文学作品中时间概念的嬗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丁菲;;浅析童话里的幻想幸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2期
6 王鸿卿;;希腊神话中的美意识[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陈保亚;;宽式语形:汉诗意境形成的诗学根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金秀琴;对法律文化多元化的哲学反思——一种文化哲学的理路[J];北方论丛;2004年04期
9 杨宗红;;心性视阈下古代小说人化异类母题论析[J];北方论丛;2012年03期
10 纪秀生;论人类语言的局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相龙烽;;“道成肉身”与神话思维——《圣经》隐喻的始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尹爱青;;解放、创造、发展——生命质量提升的本质意义——音乐审美教育人学价值透视[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王晓朝;;我疑故我在——论奥古斯丁神哲学的形上起点[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四辑[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娜;哲学语用学视域中的教育实践[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爱珍;模糊语义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先玉;世界的语言概念化[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杨硕;进化心理学的人类学哲学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东;从“思想之流”到“纯粹经验”[D];吉林大学;2011年
6 杨晓;形式反思的抽象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7 漆捷;意会知识及其表达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8 黄玲;中越跨境民族文学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唐东堰;生命的迷狂与神秘智慧[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翠兰;精神追寻:农民工子女的语言与自我认同[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邵靖;云南少数民族包的文化符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2 黄丽玲;论九十年代的口语诗歌写作[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甜;铁凝小说语言符号的修辞阐释[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庆芳;我国两型社会建设之环境立法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5 易丹;公共艺术中城市雕塑艺术符号的创建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6 李又芳;从光的理想国到光因特网[D];河南大学;2011年
7 高春旭;《五号屠场》的狂欢化品质[D];河南大学;2011年
8 蒋三军;巴赫金语言哲学思想中的马克思主义思想[D];吉林大学;2011年
9 蒋勇;唐前报应小说叙事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李伟;经验的断裂与重建:论俄狄浦斯的悲剧性存在[D];西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鹰;美学与现代生活[J];浙江学刊;2002年06期
2 袁新;作为人之理想存在的美学:席勒美学再探索[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3 于云才;关于美及美学的思考[J];枣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6期
4 林宝全;诗意栖居于大地上的美学家——胡经之先生[J];南方文坛;2002年05期
5 韩国良,李幅标;老子论“美”刍议——兼驳“老子反对美的观念”[J];南都学坛;1999年04期
6 张志伟;论艺术哲学与美学的对立[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徐飞;美即真 真即美──亦论济慈的美学思想[J];重庆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8 ;美学fl语三则[J];丹东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9 吴建国;用“能力说”解决美功利性及其“功利潜在”问题[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年12期
10 凌继尧;美的三要素说[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周安华;;美学与高科技时代[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2 胡健;;理学与美学札记[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3 胡经之;;超越古典[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曹延;;漫议编排规范化与编辑审美[A];学报编辑论丛(第三集)[C];1992年
5 范藻;;美学 怎样面对电视文化的时代挑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闵南萍;;语言学、美学与护理心理学的关系[A];全国外科护理学术会议暨专题讲座论文汇编[C];2000年
7 杨玉东;;精品科技期刊审美价值构成原则分析[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8 王鹏周;;树、山、水:布依民族主体间性审美特质[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刘建珠;;论图书馆室内环境美[A];福建省图书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能昌;;高校学报篇题的编排要讲究形式美[A];学报编辑论丛(第七集)[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程洁;回归实事:政治的美学之维[N];社会科学报;2003年
2 何树彬;“在家上学”挑战欧美学校教育[N];文汇报;2004年
3 青敏;德固赛的安全美学[N];中国质量报;2003年
4 张黔;物象美学的理论基础[N];光明日报;2003年
5 丰书;电影的美学世界[N];中华读书报;2003年
6 本报记者 丁明豪;生活家靠美学营销实现产业突围[N];中国企业报;2010年
7 崔卫平;美学乃伦理之母[N];北京日报;2003年
8 崔卫平;美学乃伦理之母[N];中国邮政报;2004年
9 吴语 编译;我旅美学者找到非典病毒入侵细胞“门户”[N];大众科技报;2003年
10 幽兰女社社长 张乐华 博士;女人,美学,魅力小调侃[N];中国妇女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金海;当代西方对话美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倪胜;《判断力批判》体系探微[D];复旦大学;2005年
3 刘旭光;海德格尔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3年
4 刘朝谦;中国古代的技术与诗[D];四川大学;2005年
5 赵彦芳;作为伦理学的美学:从康德到福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6 张丽芬;艺术生成于存在[D];武汉大学;2005年
7 王昌树;海德格尔生存论美学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8 马正应;退溪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9 任华东;海德格尔诗化语言观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10 曾思艺;丘特切夫诗歌美学[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思想述评[D];安徽大学;2002年
2 谢海长;华兹华斯美学:超越自然的人文主义思想[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姜辉;沈从文的生命美学观[D];吉林大学;2006年
4 潘岗;老子的非主体美学[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罗鸣;稼轩词审美阐释[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陈实;试论多媒体教学中的美学现象[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雷琼芳;论荀子礼学思想的美学诉求[D];新疆大学;2007年
8 苑坤;试论神仙文化与中国古典园林艺术[D];厦门大学;2009年
9 王怀春;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悲怨美[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10 钱正;解读意识形态广告[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798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379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