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不是“艺术化”——关于“审美”的沉沦与救赎
[Abstract]:We're starting with a translation issue: "pan-aestheticization", "aestheticreality" (Galbraith's concept in "Rich Society") and "hyperaesthetic" (Baudrya), all of which have the word "aesthetic". Mr Zhao suggested that "aesthetic" should be translated into "artistic" and replaced "aesthetic" with "artistic". This suggestion is understandable but unacceptable in the present age of pan-artistry. It is not because the main meaning of aesthetic is "aesthetic", this is not a question of translation, but how we think of "aesthetic" in this era.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部重点学科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中心;
【基金】:2010年上海哲社项目《西方美学的演进与存在论之关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20100BWY004
【分类号】:B8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白生;“我与我周旋”——自传事实的内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胡纹,苏勇,吴建川;庄子的艺术审美观与中国园林艺术精神[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刘容;试论嵇康的自然主义[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皮元珍;论嵇康独特的人生风范[J];长沙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5 夏晓春;中国画空白空间创造的意蕴[J];东方艺术;2004年03期
6 王永健;独特的审美魅力 深厚的文化内涵——试论明清章回小说形式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吕世伦,邓少岭;法律·秩序·美[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吴艳玲,潘承玉;帝王角色的悲剧——《长恨歌》主题新解[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9 马凌燕;论艺术教育与人的发展[J];湖北社会科学;2003年10期
10 张文刚;文艺鉴赏过程论——中国现代文艺鉴赏理论述评[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长珍;宋代理学境界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滕军红;整体与适应——复杂性科学对建筑学的启示[D];天津大学;2003年
3 薛其林;民国时期学术研究方法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皇甫晓涛;文化复兴与比较文学研究——中国文学的再阐释与现代文化的重构[D];四川大学;2003年
5 刘强;《世说》学引论[D];复旦大学;2004年
6 李伟华;中国书法艺术对明式家具的影响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5年
7 王海铝;意境的现代阐释[D];浙江大学;2005年
8 潘殊闲;叶梦得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余虹;禅宗与全真道宗教美学思想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王彩萍;儒家文化与新时期作家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亚卓;陆机诗歌美学风格论[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李文;深圳、北京、哈尔滨植物景观探讨与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1年
3 岳友熙;人类精神的诺亚方舟[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叶楚定;中学文学教学审美空白说[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薛松华;苏轼的思想与文艺观[D];新疆大学;2002年
6 李琦;建筑顶部形态设计初探[D];重庆大学;2002年
7 孟祥英;语感教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杨道龙;汪曾祺小说传统意蕴和现代意识的阐释[D];扬州大学;2002年
9 周书云;民间儿歌特征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10 钱华;王国维“境界说”的艺术本体阐释[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子远 ,赵伯英;“率志委和”——《文心雕龙》的审美境界论[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4期
2 刘正国;虚实关系的美学思辨[J];唐都学刊;2001年01期
3 迟志邦;是“参考”还是“剽窃”——对李尚才《中和之美——书法艺术的理想审美境界》一文的质疑[J];青少年书法;2003年20期
4 沈阳;;浅析道家审美思想对文人画的渗透[J];作家;2008年16期
5 张磊;;江山本如画 内美静中参——从“白宾虹”到“黑宾虹”的转变看其审美境界的升华[J];美术大观;2008年08期
6 吴晶;;人生况味·生活情趣·审美境界——周作人散文浅论[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7 易先林;论嵇康的人格与人生审美境界[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02期
8 马广先;论人的审美境界[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赵艳驰,胡荻秋;浅谈庄子的审美境界[J];克山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10 贾月;;从宣教到审美——唐代塔铭中的志怪因素[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S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韩经太;;躬行君子与忘言名道——全球语境下中华文明的典型塑造[A];世界格局中的中华文明论文或提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健强;中国山水的审美境界[N];人民日报;2003年
2 刘起林;审美境界与叙述形态[N];文艺报;2003年
3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刘起林;警惕战争影视剧猎奇倾向[N];人民日报;2010年
4 刘永强;唱响和谐之歌[N];新疆日报(汉);2009年
5 王国志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武术“淡技重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6 赵国栋;气盛则言宜[N];人民日报;2004年
7 记者 万迎春 熊玲;自然与人—舒建新 赴楚雄挂职画展开展[N];云南日报;2009年
8 丛晓眉;在信仰中努力 在绝望中爱[N];中国图书商报;2010年
9 廖文;文学的理想[N];人民日报;2010年
10 卢新华;笔墨的诗意之舞[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朱剑;道心绘境[D];南京艺术学院;2010年
2 张慧;先秦生态文化及其建筑思想探析[D];天津大学;2010年
3 范希春;宋代中期儒家文艺美学思想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龙永红;论沈从文文学创作的审美境界及其现代意识[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2 钱海燕;以美储善——论当代视野下的美善关系[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3 周清平;语言视域中的审美境界[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4 周奕希;论阮籍自然观美学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邓宏;苏轼的道论及其美学思想[D];贵州大学;2008年
6 彭品荣;以“游”入“境”[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王南萍;论“孔颜乐处”的精神境界[D];广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曹洋;论想象在声乐艺术中的价值和意义[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一帆;禅学与晚明清言[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韦玉玲;克尔凯郭尔生存诸境界的审美意蕴[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447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47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