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力的形象构成
[Abstract]:Beauty is both complex and simple. To say its complexity, in the field of aesthetics, is still numerous, its talk is different; on its simple, the opposite side of ugliness is beauty, or the opposite side of beauty is ugly. As far as aesthetic feeling is concerned, aesthetic subject thinks beauty is no longer ugly; on the other hand, aesthetic subject thinks ugly will not make it feel beautiful. Beauty and ugliness are opposite and unified. They coexist in this material world. Beauty is both concrete and abstract; it is the concrete attribute of the aesthetic object, and it is not all decided by the aesthetic object. This depends on people's perception of beauty, understanding and other factors, that is, depending on people's aesthetic. Beauty is a concrete phenomenon in people's aesthetic experience and a reflection of human aesthetic vision. 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this reflection. In addition to the social common aesthetic psychology and individual aesthetic accomplishment and aesthetic interest, there is also the image appeal of the objective image itself.
【作者单位】: 哈尔滨师范大学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静;浅谈规范在学校德育管理中的运用[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方直;论《红楼梦》的“实象”与“假(借)象”——对中国古典文学艺术形象构成的一点探讨[J];文艺研究;1982年03期
2 赖先德;论艺术真实[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3 张稔穰;论《聊斋志异》中鬼狐形象复合统一的特点[J];齐鲁学刊;1982年01期
4 肖玮;生动的形象描绘 高度的艺术概括——简评《一盘没有下完的棋》[J];电影评介;1982年09期
5 祖慰;苦求美的振荡[J];文艺研究;1983年05期
6 吴亦文;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思想初探[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7 彭吉象;从“劳动创造了美”看美的本质——学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体会[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8 吴竹筠 ,夏中义;“测不准原理”与现代派文学的欣赏[J];名作欣赏;1983年02期
9 于丛扬;周岩;吴开晋;;包孕诗情的多彩形象——李瑛诗论之一[J];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03期
10 王世德;美是审美关系中的客体的属性[J];文史哲;198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杨发维;;开启快门前的思索——新闻摄影的瞬间思维初探[A];过程论与新闻摄影——1988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8年
2 刘生生;;新闻摄影的瞬间冲击力[A];新阶段新路子——第六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95年
3 李国平;;现实和精神——评《救灾记》[A];2002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3年
4 马丽敏;;清代侠义小说中的“儒”侠及其形象构成[A];中国近代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十三届近代文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贾艳梅;教师形象是“美的标准”[N];发展导报;2001年
2 记者 王文韬;北京向赛场“京骂”宣战[N];中国体育报;2001年
3 詹杭伦;情景交融[N];人民政协报;2002年
4 黄会林;品牌形式与民族文化特质[N];中华新闻报;2002年
5 ;用现代语汇讲述历史[N];中国文化报;2003年
6 ;写真,为战争中的苦命人[N];解放日报;2003年
7 马以鑫;语文教学应突出审美[N];文汇报;2003年
8 龙符;《洗澡》中的洗澡及水[N];文艺报;2003年
9 曾庆瑞;电视剧要以塑造真善美的民族文化形象为已任[N];文艺报;2003年
10 夏著华;谈谈中国盆景艺术美[N];中国花卉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波;审美情境与美感[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波;艺术欣赏中的审美偏差[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刘晓春;叶燮《原诗》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啸初;诗歌翻译的美学探索[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4 何静;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审美过程[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5 马宇;文学翻译中“三美”的研究——文学翻译美学特征分析[D];广西大学;2004年
6 程金莉;试从审美主客体互动看翻译多样性[D];安徽大学;2005年
7 刘芳芳;李白诗歌英译比较研究的美学视角[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8 喻敏良;寻求“自律”论与“他律”论的结合[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郭颖;论诗歌翻译中的审美要素[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10 陈宁;论爱伦·坡心理恐怖小说中的恐怖美[D];黑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5210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52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