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论《西方美学史》的“洋为中用”——兼及朱光潜与鲍桑葵和李斯托威尔之比较

发布时间:2019-06-08 14:30
【摘要】:从"形象思维"角度楔入,可鉴《西方美学史》相对于鲍桑葵、李斯托威尔的同类著述的特点在于,朱光潜颇讲究学术史的"洋为中用"。正是这一国家意识,导致朱著于某种程度上,是在借西方美学史框架,来演示俄苏文论在当代中国的来龙去脉。其关键程序有二:先拿卢那察尔斯基的"形象思维"洗去自己心中的"艺术想象";再让"形象思维"作"艺术想象"之替身,去洗刷维柯"诗性智慧"的原始底色,以铸成误读。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age thinking", we can learn from the history of western aesthetics that compared with Bosanque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ilar works by Lee Stolwell are that Zhu Guangqian pays attention to the academic history of "foreign for Chinese use". It is this national consciousness that leads Zhu to some extent to demonstrate the context of Russian-Soviet literary theory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rough the framework of western aesthetic history. There are two key procedures: first, the "image thinking" of Lunachalski washed away the "artistic imagination" in his heart; Then let "Image thinking" as a double of "artistic imagination" to wash away the original background of Vico's "poetic wisdom" in order to cast it into misreading.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中文系;
【分类号】:B8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小平;;论江西诗学形式与内容的内在矛盾[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2 王丽;;从王维苏轼山水诗看“唐诗”“宋诗”的美学特征[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3 陈育德;灵心妙悟 感而遂通──论艺术通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陈育德;“诗中有画”是“艺术论的认识迷误”吗?──《对王维“诗中有画”的质疑》的质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潘啸龙;;关于《九歌》二《湘》的神灵问题[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张勇;;寒山的论诗诗[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曾甘霖;;试论张炎《词源》雅化理论及其影响[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8 邵秀芳;;反讽的影像——由新批评到解构主义[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9 王茜;;浅析李贺诗中的“老”字[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9期

10 许扬男;;钱钟书论《沧浪诗话》之“诗之宗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晓鸣;;希腊女神的女人角色研究[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2 张文利;;论宋代理学家的词及理学对宋词的影响[A];2008年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晓骊;;澄江霁月清无对——论宋代山水词的“清”美风格[A];2010年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许兴宝;;“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考论[A];2010年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颜水生;;历史的寓言性——莫言小说“种的退化”主题新解[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邓程;;论名词句[A];叶维廉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江南;;文学语言的感性功能[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8 陈锐;;关于浙东学派与浙江精神研究中的若干问题[A];“浙学传统与当代浙江精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政;;由楚帛书、楚辞看楚巫文化与美学发生学[A];中国楚辞学(第十一辑)——第十二届中国屈原学会年会暨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胡传志;;论陆游笔下的北方及相关问题[A];第三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黄黎星;《易》学与中国传统文艺观[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6 徐冰;两面性与真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李显杰;镜像“话语”——电影修辞格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詹志和;佛陀与维纳斯之约——近代佛学与近代美学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许龙;钱锺书诗学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君梅;从玄解到证悟[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叶;论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诗性”魅力[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闫雪梅;民族文化视阈下广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方祥勇;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高皓s,

本文编号:24953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953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a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