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宗三对康德审美判断力合目的性原则之衡定与超越
[Abstract]:In critique of judgment, Kant demonstrates that the innate principle of aesthetic judgment is the purposeful princi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pistemology, and thus bridge the great gap between nature and freedom. However, Mou Zongsan ruled that Kant's epistemological approach was invalid: the purposeful principle of aesthetic judgment could not communicate between nature and freedom, and the two circles did not need a third medium to communicate. Mou Zongsan believes that the key to the problem is to have a difference between 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 and then to the theory of the unity of 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achieve the true communication of 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 so as to dispel and surpass Kant as a whole.
【作者单位】: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基金】:华侨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 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成长工程团队项目(项目编号:13SKGC-QT02)
【分类号】:B83-02;B516.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晚林;论牟宗三的哲学进路及其意义[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杨泽波;牟宗三超越存有论驳议——从先秦天论的发展轨迹看牟宗三超越存有论的缺陷[J];文史哲;2004年05期
3 侯敏;牟宗三美学思想探论[J];学术交流;2004年12期
4 杨泽波;圣人与存有——论牟宗三道德存有论的两个理论缺陷[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5 杨泽波;超越存有的困惑——牟宗三超越存有论的理论意义与内在缺陷[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张健捷;;牟宗三哲学中智的直觉与传统儒家的道德形上学[J];孔子研究;2005年06期
7 杨泽波;;牟宗三三系论的理论意义[J];中华文化论坛;2006年01期
8 杨泽波;;牟宗三三系论的理论贡献及其方法终结[J];中国哲学史;2006年02期
9 杨泽波;;牟宗三“自觉”思想的理论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白欲晓;;牟宗三“实践的智慧学”探求诠论[J];现代哲学;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墨子刻;;道统的世界化 论牟宗三、郑家栋与追求批判意识的历程[A];《国学论衡》第三辑——甘肃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会学术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郭继民;牟宗三的浩然之气[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王兴国 深圳大学国学研究所;胡适与牟宗三在北大的一桩公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北京文化学者 叶匡政;道洽政治泽润生民[N];深圳特区报;2012年
4 唐小兵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师;乡土中国的两副面孔[N];东方早报;2011年
5 邓广 中国林科院;知识分子:处处山穷水尽 处处柳暗花明[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6 郭继民;重读经典的几个理由[N];学习时报;2014年
7 广东财经大学副教授 贾未舟;学者不可无宗主而必不可有门户[N];深圳特区报;2013年
8 胡晓明;清初、江南与家族文学[N];文汇报;2006年
9 晓方 吴凤娥;儒学:文化的呼唤[N];湖北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海燕;牟宗三美学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卢兴;现代性视域中的牟宗三哲学[D];南开大学;2009年
3 唐圣;圆觉主体的自由:牟宗三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迎年;感应与心物——牟宗三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5 韦勇;牟宗三历史哲学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6 陶悦;道德形而上学[D];黑龙江大学;2006年
7 王兴国;从逻辑思辩到哲学架构[D];南开大学;2000年
8 闵仕君;牟宗三“道德的形而上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晶;论牟宗三的哲学观[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2 张渊;解析牟宗三对“存在”问题的探寻[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史晓宇;牟宗三历史哲学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冉;牟宗三“道德的形上学”思想体系初探[D];西南大学;2011年
5 吴丽丽;论牟宗三“良知自我坎陷”说[D];河北大学;2011年
6 焦自军;牟宗三道德形上学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7 张本江;牟宗三“良知自我坎陷开出科学说”探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聂增;浅论牟宗三的政治哲学思想[D];南昌大学;2010年
9 杨浩;融通与判定—牟宗三“哲学演讲录”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10 龙计兵;牟宗三智的直觉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970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497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