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当代美学建构的新思路——朱立元老师的“实践存在论美学”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9-12-03 10:25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新文;人文精神与人文教育——观照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人”[J];职教通讯;2004年10期

2 杨金土;;职业教育的“现代”理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07期

3 谭德礼;;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公正理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杨悦;“经济”的知识论与目的论——经济学与经济哲学的区别[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05期

5 刘冠军;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和谐发展图景及其实现路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06期

6 李累;宪法上“人的尊严”[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7 张培;;教师生存状态研究:走向生命关怀[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05期

8 史鸿文;走向生命优存论美学[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9 王美艳;女性主义批评策略之反思——论“各取所需策略”[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10 吴薇;;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及当代价值[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义华;;挑战中国:现代性三重奏[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2 刘基玫;;对艺术设计问题的几点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吴宁;;列斐伏尔的人学思想[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善超;;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再认识[A];人的基本理论研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基本观点研究”子课题研究[C];2007年

5 刘强;;超越实践美学在生命美学基础上开拓发展[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吕炳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货币现象学[A];“现象学与政治学”国际现象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第十二届现象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吴宏洛;;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指导意义[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年

8 张伟;;马克思主义视野:人类美学论纲[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9 高嘉社;;传播科技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童庆炳;;毛泽东的美学思想三题[A];纪念毛泽东——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逄金一;身体理论视域中的秦汉女性美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吕海琛;解构与重建—十七年文学中的伦理嬗变[D];吉林大学;2007年

3 郭哲;政府干预经济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沈金生;中国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论[D];四川大学;2007年

5 徐秦法;社会治理中的信仰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黄伟;返回艺术的生存之源[D];四川大学;2006年

7 唐英;消费时代电视广告审美特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郭嘤蔚;论辩证思维的确定性[D];吉林大学;2007年

9 刘冲;马克思人权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焦明甲;从“物性逻辑”到“人性逻辑”[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广良;论埃尔斯特的方法论个人主义[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周琼瑛;宪法程序的三维解读[D];湘潭大学;2007年

3 马陆平;和谐社会建设的文化支撑[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方冰;监狱的法文化透视[D];吉林大学;2007年

5 温幼平;建设项目收益预期纠偏初探[D];中山大学;2005年

6 陈燕君;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7 卢继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8 吕红;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之批判[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9 程国蓉;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尚明;实践与人的全面发展[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弘;存在论美学:走向后实践美学的新视界[J];学术月刊;1995年08期

2 杨恩寰;实践论美学断想录[J];学术月刊;1997年06期

3 韩德信;当代中国美学的走向:辩证和谐的美学[J];求是学刊;1998年04期

4 曾繁仁;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5 曾繁仁;试论生态美学[J];文艺研究;2002年05期

6 刘旭光;实践存在论美学新探——兼与张弘先生商榷[J];学术月刊;2002年11期

7 曾繁仁;试论当代存在论美学观[J];文学评论;2003年03期

8 张弘;全球化语境与存在论美学[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张公善;海德格尔美学的历史地位及当代意义[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张弘,蒋书丽;求中外文心之汇通——张弘教授访谈[J];学术月刊;2003年1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钟山;尊重自然:艺术的根基与生命力[N];吉林日报;2002年

2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曾繁仁;生态美学的产生及其意义[N];中华读书报;2002年

3 赵奎英;美学关注人的现实生存[N];文艺报;2003年

4 苏州大学文学院 王怀义;继往开来 锐意创新[N];社会科学报;2008年

5 王怀义;评“实践存在论美学”丛书[N];文艺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何正国;真理·理解·对话[D];安徽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5691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5691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9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