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从文献、文献学到中国美学文献学

发布时间:2019-12-05 00:42
【摘要】:本文对文献、文献学、美学文献和中国美学文献学等问题提出了系统的新看法。文献研究是一门真学问、大学问,也是学术研究领域的一项公益事业,知识结构不全面和私心太重的人是做不好文献研究的。皮朝纲先生不仅倡导建立"中国美学文献学",而且数十年来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和持之以恒,开拓出禅宗书画美学研究的新领域,尤其在禅宗书画美学文献研究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目前,中国美学文献研究虽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一是要全面梳理传世的历代文献,从中打捞和挖掘被遗漏的美学文献;二是要继续加强地下考古文献的研究和利用;三是要继续加强域外流散文献的收集和利用;四是要继续加强现当代美学文献的收集和整理。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敏;冯喜梅;;现代书话源流初探[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蔡银春;;章钰“四当斋”斋藏流散考述[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3年04期

3 陈东辉;;中国古代文献学理论探微[J];古籍研究;2013年01期

4 费愉庆;;明清时期苏州学术研究昌盛与私家藏书兴旺之关系[J];新世纪图书馆;2006年03期

5 孔燕;清代学者周永年的图书馆情结[J];晋图学刊;2002年01期

6 付兴林;刘昌安;;文学类专业学生课外阅读改革与实践探索[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年02期

7 牛红亮;宋代目录学家晁公武和他的《郡斋读书志》[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0年05期

8 费愉庆;;苏州藏书家的藏书印[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年01期

9 刘保权;;浅析中国古代文献采访理论的形成和发展[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年08期

10 杨虎;中国古代私家藏书活动文化特质初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锦辉;宋代雕版印刷与文学传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胡一女;叶昌炽与《藏书纪事诗》[D];武汉大学;2004年

3 臧燕;从春秋战国时期的传播活动解读传播对文化的建构作用[D];湘潭大学;2008年

4 王雅新;《绛云楼题跋》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丁煜;陈溿藏书考[D];暨南大学;2010年

6 刘晴;晚清名士盛昱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建刚;回眸现代中国美学巨匠[J];读书;2000年05期

2 刘士林;中国美学的本体论阐释[J];社会科学;2001年11期

3 王美津;中国美学与民族艺术学术讨论会综述[J];思想战线;2001年02期

4 邢建昌;20世纪中国美学的现代发展[J];文艺理论研究;2001年01期

5 罗筠筠;《中国美学与民族艺术》研讨会综述[J];哲学动态;2001年03期

6 杨春时;21世纪中国美学:抵抗“散文化”[J];北京社会科学;2001年04期

7 黄忠顺;评李旭《中国美学主干思想》[J];河北学刊;2001年04期

8 高松年;叙事嬗变与观念侵入——20世纪中国美学发展的动力[J];文艺评论;2001年01期

9 王德胜;百年中国美学:知识背景及其他——关于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特性的思考[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10 史鸿文;审美之“无”:中国美学和艺术的“本无论”精神[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傅谨;;中国美学面临的三大问题[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胡家祥;;中国美学的“理”观念述议[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3 刘士林;;中国美学的学术问题[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4 徐良;;全球化:中国美学的选择与传播[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薛富兴;;中国美学深化的三个问题[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阎国忠;;中国美学缺少什么?[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王德胜;;走过世纪:中国美学的过去与现在——关于20世纪中国美学及当前研究问题的几点思考[A];东方丛刊(2003年第2辑 总第四十四辑)[C];2003年

8 王德胜;;美学:知识背景及其他——对百年中国美学学术特性的一种思考[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9 张玉能;;中国美学如何跨入21世纪[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10 张道一;;中国美学站起来[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建平;中国美学三十年[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郝欣;中国美学面临现代转型 迎来新一轮研究热潮[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建构现代形态的中国美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马子雷;为中国美学赢得更多话语权[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北京大学资深教授、著名美学家 叶朗;中国美学的弥散性格[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6 刘成纪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世界美学视野下的中国美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汤拥华 浙江工商大学中国文化理论创新研究中心;中国美学强调“原创性努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朱志荣;中国美学的本体诠释[N];中华读书报;2012年

9 朱志荣;中国美学的理论创新[N];文艺报;2013年

10 祝东力 章启群 王锦民;中国美学的省思[N];社会科学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兴旺;中国美学发生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2 赵建军;魏晋般若与美学[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凡娟;对中国美学发展现状的几个宏观问题的尝试性探讨[D];山东大学;2010年

2 宋潇婧;中国美学精髓[D];安徽大学;2007年

3 郑海瑛;中国美学现代性转换个案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3年

4 闫峰;古雅在中国美学上的位置[D];暨南大学;2012年

5 王怀平;在断层和废墟上重构中国美学大厦[D];安徽大学;2005年

6 唐善林;启蒙·革命·审美[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7 闫金平;中国美学“神”范畴的人类文化学释义[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8 丁雪枫;中国古典审美之“韵”[D];青岛大学;2013年

9 文琬莹;马克思的实践观及其对中国美学发展的意义[D];中南大学;2007年

10 黄怡鹏;“文”的美学阐释[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本文编号:25698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5698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b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