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美学研究的方法论反思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徐碧辉;主客体之分与新世纪美学的建构[J];学术月刊;2002年0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新文;人文精神与人文教育——观照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人”[J];职教通讯;2004年10期
2 杨金土;;职业教育的“现代”理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07期
3 谭德礼;;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公正理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杨悦;“经济”的知识论与目的论——经济学与经济哲学的区别[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05期
5 刘冠军;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和谐发展图景及其实现路径[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06期
6 李累;宪法上“人的尊严”[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7 张培;;教师生存状态研究:走向生命关怀[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6年05期
8 史鸿文;走向生命优存论美学[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9 王美艳;女性主义批评策略之反思——论“各取所需策略”[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年S1期
10 吴薇;;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及当代价值[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义华;;挑战中国:现代性三重奏[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2 刘基玫;;对艺术设计问题的几点思考[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3 吴宁;;列斐伏尔的人学思想[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王善超;;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再认识[A];人的基本理论研究——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基本观点研究”子课题研究[C];2007年
5 刘强;;超越实践美学在生命美学基础上开拓发展[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伟;;从经典化到大众化——李泽厚“美的历程”[A];美学、文艺学基本理论建设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吕炳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货币现象学[A];“现象学与政治学”国际现象学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第十二届现象学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吴宏洛;;马克思劳资关系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指导意义[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年
9 张伟;;马克思主义视野:人类美学论纲[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高嘉社;;传播科技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逄金一;身体理论视域中的秦汉女性美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吕海琛;解构与重建—十七年文学中的伦理嬗变[D];吉林大学;2007年
3 郭哲;政府干预经济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4 沈金生;中国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论[D];四川大学;2007年
5 徐秦法;社会治理中的信仰价值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黄伟;返回艺术的生存之源[D];四川大学;2006年
7 唐英;消费时代电视广告审美特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郭嘤蔚;论辩证思维的确定性[D];吉林大学;2007年
9 刘冲;马克思人权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焦明甲;从“物性逻辑”到“人性逻辑”[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广良;论埃尔斯特的方法论个人主义[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2 周琼瑛;宪法程序的三维解读[D];湘潭大学;2007年
3 马陆平;和谐社会建设的文化支撑[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4 刘方冰;监狱的法文化透视[D];吉林大学;2007年
5 温幼平;建设项目收益预期纠偏初探[D];中山大学;2005年
6 陈燕君;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7 卢继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8 吕红;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之批判[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9 程国蓉;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及其当代意义[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李尚明;实践与人的全面发展[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元晖;王国维的美学思想[J];哲学研究;1980年05期
2 陈元晖;王国维的美学思想(续)[J];哲学研究;1980年06期
3 姚全兴;论蔡元培的美学和美育思想[J];社会科学;1980年02期
4 缪俊杰;深入探讨刘勰的美学思想[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0年05期
5 ;必须重视我们民族的美学思想资料[J];文艺理论研究;1980年01期
6 郭因;中国古典绘画美学思想从萌芽到成形[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0年01期
7 聂振斌;;新开垦的美学园地——《美学》辑刊简介[J];哲学动态;1980年02期
8 缪俊杰;;深入探讨刘勰的美学思想[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05期
9 刘世忠,朱企泰;白居易美学思想分析[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1年03期
10 刘长久;石涛美学思想初探[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童山东;曾玉章;;亚里斯多德《修辞学》与刘勰《文心雕龙》语言风格论美学思想比较[A];跨世纪的中国修辞学[C];1999年
2 周锡山;;论冯友兰哲学中的美学思想[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彭锋;;冯友兰美学思想初探[A];传统与创新——第四届冯友兰学术思想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郭兴良;;金圣叹美学思想在评点《水浒》中的体现[A];水浒争鸣[第六辑]——2000年水浒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许祖良;;张彦远的绘画美学史贡献[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6 潘必新;;美,自由的生命表现之花——马克思美学思想新探[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应必诚;;《巴黎手稿》与美学问题[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8 王向峰;;略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美学问题[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9 修倜;;论列宁的喜剧美学思想[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10 周忠厚;;后记[A];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英子;中国玉雕的意境之美[N];中国矿业报;2000年
2 缪迅;我国首部研究“乔伊斯”专著问世[N];联合时报;2000年
3 石万钦;让盆景艺术走向大众[N];中国绿色时报;2000年
4 王文胜;文学艺术的人学解析[N];文艺报;2000年
5 雷淑 杜方泉;为了祖国的荣誉[N];云南日报;2000年
6 邓晓芒;哲命诗魂化典辞[N];中华读书报;2000年
7 郝京清;21世纪文论走向:新的综合[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苗建华;古琴与佛学[N];中国文化报;2001年
9 王世征;“意象”向“法度”的转换[N];中国艺术报;2001年
10 张政文;康德美学思想对二十世纪西方美学的影响[N];光明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奎河;绵延与积淀[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2 魏红珊;郭沫若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3 向宝云;曹禺悲剧美学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胡晓薇;道与艺——《庄子》的哲学、美学思想与文学艺术[D];复旦大学;2003年
5 金雅;梁启超美学思想述评[D];浙江大学;2004年
6 余虹;禅宗与全真道宗教美学思想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万志全;扬雄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志庆;托马斯·阿奎那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9 屈勇;唐君毅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张s,
本文编号:25867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586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