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荀子礼学思想的美学诉求
发布时间:2017-04-09 01:27
本文关键词:论荀子礼学思想的美学诉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礼学问题的讨论贯穿了荀子整个思想体系,他从孔子那里接过“礼”的旗帜,并创造性地把礼学发展外化为礼义制度和规范,内化为全粹人格,建构了一个系统的礼学美学体系,从而为儒家礼学思想在国家治理与人格提升方面,找到了切实的途径。本文是在论述荀子如何通过对美善相乐、全粹之美以及礼乐同构的诠释,最终在美学归宿中赋予“礼”以人文精神的。并进一步讨论荀子礼学思想如何在秉承儒家美学一以贯之的政治伦理美学特征的基础上,对中国古典美学的品格产生了深刻而长远的影响。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简述荀子礼学思想的精神实质及还原其本来面目的重要性,以此作为本论文选题的出发点。 正文第一章共三节,分别从其“天人相分”的哲学基础、“性恶善伪”的逻辑预设两个依据入手,梳理把握荀子“隆礼重法”伦理哲学的精神。 第二章旨在审视荀子礼学的美学内涵,分别从政治伦理实用美学、理想人格超越美学和乐论审美教育特征三个不同角度切入,力求对荀子礼学的美学精神做出全面而精准的理解。 结语部分在对荀子礼学美学的历史命运的回顾基础上,本论文认为必须对荀子礼学及其在此框架下阐发的美学和审美理论做出准确的理解,这也是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
【关键词】:荀子 礼学 美学
【学位授予单位】:新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83-092
【目录】:
- 内容提要2-3
- Abstract3-6
- 引言6-8
- 第一章 荀子礼学思想的理论内核8-25
- 第一节 荀子礼学思想的哲学依据:明于天人之分8-14
- 第二节 荀子礼学思想的逻辑预设:性恶善伪14-20
- 第三节 荀子礼学思想的核心内涵:隆礼重法20-25
- 第二章 荀子礼学思想的内在美学诉求25-44
- 第一节 政治—伦理实用美学:美善相乐26-31
- 第二节 理想人格的超越美学:全粹之美31-37
- 第三节 审美教育说:乐合同礼别异37-44
- 结语44-46
- 参考文献46-51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51-52
- 致谢52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延福;荀子诗乐理论与实践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论荀子礼学思想的美学诉求,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41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94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