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美育思想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席勒美育思想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正式中提出了“美育”的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争论。有些学者认为席勒的美育思想空想,不具有更多的现实意义。现今,我们重新审视席勒的美育思想,认为对于过去对于席勒的评价是不全面的。 本文利用比较的研究方式,通过对席勒的美育思想与马克思和中国近代美育学家思想的比较,进一步阐述了席勒美育思想的影响以及积极性。明确指出了席勒美育思想对于提高我国国民素质,提升道德文化水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或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席勒 美育思想 继承 发展 现实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B8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9
- 第一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7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和现实意义7-8
-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点8-9
- 第二章 席勒美育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9-17
- 第一节 席勒美育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9-12
- 第二节 席勒美育思想产生的哲学基础12-17
- 第三章 席勒美育思想的形成及主要观点17-25
- 第一节 “让美走在自由之前”的思想17-18
- 第二节 “人性的分裂”的理论18-19
- 第三节 “审美教育恢复人性”的观点19-22
- 第四节 “崇高”的审美教育作用22-25
- 第四章 席勒美育思想的发展——马克思对席勒美育思想的扬弃与发展25-35
- 第一节 席勒美育思想对马克思的影响25-29
- 1. 席勒“人性分裂”理论与马克思“异化”理论的联系25-26
- 2. 席勒“美的规律”的命题与马克思“美的规律”思想的联系26-27
- 3. 席勒的“人性解放”理论与马克思的“人性复归”理论的联系27-29
- 第二节 马克思的美育思想29-35
- 1. 劳动是创造性的自由活动,是人性的完美实现29-30
- 2. 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根源30-31
- 3. 从审美王国到共产主义31-35
- 第五章 席勒美育思想在中国近代的影响与发展35-47
- 第一节 席勒对王国维和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影响35-38
- 第二节 席勒对梁启超美育思想的影响38-47
- 1. 从席勒“游戏论”到梁启超“趣味论”的发展38-41
- 2. 从席勒游戏审美到梁启超趣味审美的发展41-43
- 3. 从席勒完整人到梁启超趣味人的发展43-44
- 4. 梁启超趣味教育学说的价值和意义44-47
- 第六章 席勒美育思想对当代中国的现实影响以及现实意义47-53
- 第一节 美育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47-48
- 第二节 美育能培养完美的现代人格48
- 第三节 美育是沟通科技与人文的桥梁48-49
- 第四节 美育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成49-53
- 1. 人与自然的和谐50
- 2. 人与社会的和谐50-51
- 3. 人自身的和谐51-53
- 结束语53-54
- 注释54-55
- 参考文献55-56
- 致谢56-57
- 个人研究成果57-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然;;《论语·侍坐》篇中孔子的美育思想[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5期
2 谢雪莲;;艺术在消亡与涅磐之间——谈席勒美学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影响及其现代批判[J];贺州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操场[J];散文诗;2011年12期
4 祁琪;;浅谈席勒自由观中自由与形式的关系[J];西安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5 马妍;;加强审美教育 构建和谐人格[J];大家;2011年17期
6 戈瑜t$;;游戏、自由和美——席勒的人本主义美学[J];经营管理者;2011年16期
7 周琳琳;;魏晋玄学人格美育思想探究[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1期
8 叶隽;;退尔镜像的中国变形及其所反映的文化转移[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胡友峰;;“自然与自由观念”在德国古典美学中的逻辑演进[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11年01期
10 何晓云;;庄子之“游”与席勒游戏说的对话[J];群文天地;2011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繁仁;;梁启超美育思想的贡献与启示[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2 王旭晓;;中国美学的历程与转向[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3 张天曦;;庄子美育思想探微[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胡健;;梁启超美育思想新论[A];中国现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动:“中国现代美学、文论与梁启超”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2008年
5 张昌余;;神行电迈 横绝六合——试论李白诗歌的超越之美[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6 李衍柱;;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7 陈牧;;艺术和审美,铸就完整之人[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赵庆麟;;王国维悲剧性格的文化渊源[A];时代与思潮(3)——中西文化交汇[C];1990年
9 翟廷立;庞洁;姜玉莲;;试论体育教育与艺术教育的交融[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10 寇鹏程;;文明差异与中、西审美现代性的区别[A];2004生态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廷芳;席勒的美学思想[N];人民政协报;2005年
2 华中理工大学 张玉能 消鹰(清华大学艺术中心) 曾繁仁(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 上海师范大学 刘士林 山东大学 陈炎;席勒:使人成为真正的人[N];社会科学报;2005年
3 钦文;席勒双百忌辰 众家传记齐出[N];中华读书报;2005年
4 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 姚燕;进入文学巨匠席勒的精神世界[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5 小凡;席勒画作伦敦创新高[N];中国商报;2011年
6 王滨滨;德国举国纪念席勒逝世200周年[N];文学报;2005年
7 孙川 文天;席勒(中国)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在张家口奠基[N];科技日报;2009年
8 聂振斌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蔡元培:以美育代替宗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左尹;席勒:危机为什么发生?原来谁都不知道[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10 王兆鹏;《礼乐教化——先秦美育思想研究》发掘古代优秀美育思想[N];中国教育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闫翠静;席勒的美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丁敏;席勒在中国:1840-2008[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3 张颖慧;伽达默尔审美教化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李旭;从审美假象到神圣真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罗祖文;新时期美学创新的典范[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晓红;大众传播与人类社会——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的诠释[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明媛;席勒美育思想与孔子美育思想比较[D];西北大学;2011年
2 张继娟;人性的堕落与拯救[D];河南大学;2012年
3 曾繁华;席勒的人文理想[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施勤;席勒美育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5 马冰初;席勒美育思想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魏安乐;审美与救赎[D];安徽大学;2006年
7 杜晋芳;丰子恺美育思想及美育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徐廷廷;席勒的“完人”概念[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9 卢艳杰;傅雷美育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10 赵明;席勒美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席勒美育思想的发展及其现实意义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5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95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