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与常滑朱泥壶造型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7 00:14
本文以对比宜兴与常滑的朱泥壶造型差异为角度进行论述,从两地朱泥壶的起源与发展两方面开始研究,梳理双方的社会文化背景、饮茶习俗等因素,并通过研究两地朱泥壶的制作工艺、造型起源与壶形对比,试探讨宜兴与常滑朱泥壶造型的联系与差异。本文所讨论的宜兴朱泥壶,是宜兴紫砂壶中的一个种类。因明清时期由于散茶的兴盛,使紫砂茶具应运而生。再者因适用于东南沿海地区工夫茶俗大行其道,宜兴朱泥壶作地位变得弥足轻重,成为潮流,不仅成为国内主流的饮茶器,甚至出口至世界其他国家,并且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这其中便有日本。其中常滑亦有名为“朱泥壶”的陶制品,并与宜兴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两者造型同工异曲,却因不同的社会审美趋势,两地朱泥壶均呈不同的造型取向,这便是本文试图讨论的重点。本文将通过文献研究与实物对比考察,撷取两地几例典型朱泥壶器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从壶形结构与时代特征上讨论其造型上的差异、发展脉络以及造型上的优缺点。最后试分析两地朱泥壶造型差异的原因。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茶瓶四十三件图录》封面
1朱泥制备过程
1福建漳浦出土“孟臣”款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构造物的模仿理论——紫砂器形的来源[J]. 李立新. 创意与设计. 2012(01)
[2]紫砂壶造型与中国传统造物观[J]. 余美珍.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1(12)
[3]紫砂朱泥的初步研发[J]. 王小龙,高丽君. 中国陶瓷工业. 2009(06)
[4]论宜兴紫砂泥的种类与用途[J]. 许卫中. 江苏陶瓷. 2009(05)
[5]惠孟臣与孟臣壶[J]. 吴光荣. 收藏家. 1997(03)
硕士论文
[1]历代宜兴紫砂性能与工艺初探[D]. 江夏.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1
本文编号:2961509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3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1《茶瓶四十三件图录》封面
1朱泥制备过程
1福建漳浦出土“孟臣”款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重构造物的模仿理论——紫砂器形的来源[J]. 李立新. 创意与设计. 2012(01)
[2]紫砂壶造型与中国传统造物观[J]. 余美珍.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1(12)
[3]紫砂朱泥的初步研发[J]. 王小龙,高丽君. 中国陶瓷工业. 2009(06)
[4]论宜兴紫砂泥的种类与用途[J]. 许卫中. 江苏陶瓷. 2009(05)
[5]惠孟臣与孟臣壶[J]. 吴光荣. 收藏家. 1997(03)
硕士论文
[1]历代宜兴紫砂性能与工艺初探[D]. 江夏.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1
本文编号:29615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961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