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复古彩艺术的工匠精神
发布时间:2021-01-11 04:10
陶瓷古彩装饰作为工艺美术的一种,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精神与物质的生命体,其生命力与自身价值不仅来源于高超的工艺技术,更是源自作品本身的文化内涵及创作者的精神闪光点。而如今古彩艺术的传承遭遇困境,以及古彩艺术中工匠精神的缺失都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故笔者通过个例分析的方式,对方复先生的古彩艺术特征、古彩创作中的创新性变革、个人品质以及对古彩艺术和工匠精神的传承等角度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描述,充分说明古彩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离不开工匠精神的回归与传承,而工匠精神的形成离不开个人品质及文化素养的提高。本论文旨在通过对方复先生古彩艺术的研究,来体现方复先生对待古彩锲而不舍、臻于极致的工匠精神,使人们在了解古彩艺术及方复先生的同时,能够通过方复先生可贵的工匠精神对个人的生活及工作等方面产生一定的启示。
【文章来源】: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古重彩》专利证书知识产权局授权,并颁发了《发明专利证书》
大才女》《四大明君》《四大皓帅》《四圣》《四公》等等。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也培养出了一大批陶瓷的专业人才,有的已成国家级大师,有的 图3-2 首届轻工大国工匠——方复成为院校的教授,可谓桃李芬芳。尽管获得了诸多的荣誉与成就,方复始终保持着他谦和、不骄傲的态度。时至今日,已经七十八岁高龄方复先生,仍旧保持着练习古彩绘画、整理古彩素材的习惯,并没有停止对古彩的探索,而是始终勤勤恳恳的走在他的古彩之路上,为后来者们“铺路搭桥”,使他们少走“弯路”。方复曾说:“古彩世界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去处。我日日与树石结伴,夜夜与传奇相随。在古彩世界里,欢乐欣喜陪我漫步,愉悦快慰伴我同行。”11方复
表现明暗时,需内大外小、内密外疏;表现沙地和影子时,需大小一致;表现树丛时,需外密内疏、上密下疏。 图4-1-1-3 庐山写生稿 作者:方复除了“点”元素,“圈”也是方复古彩作品中常见的东西,也是最打眼的东西,古彩人物的背景也常常是靠“圈”去完成(图 4-1-1-3、图 4-1-1-4)。“圈”的作用基本有五个:其一是表现阔叶和藤萝;其二是表现草点中的小花,海水中的浪花与水珠;其三是表现人物衣裙的花饰、仕女头饰、项链、披饰;其四可以表现边角、地皮中的地,如珍珠地等;其五是点苔。画圈看似简单却也十分讲究,圈的大小、料色需一致才不显得乱,画圈时需使用淡料、好笔,这样画出来的圈才圆,才会好看,才能使背景更加精美而不是杂乱。(图 4-1-1-5、图 4-1-1-6)。
本文编号:2970058
【文章来源】: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古重彩》专利证书知识产权局授权,并颁发了《发明专利证书》
大才女》《四大明君》《四大皓帅》《四圣》《四公》等等。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也培养出了一大批陶瓷的专业人才,有的已成国家级大师,有的 图3-2 首届轻工大国工匠——方复成为院校的教授,可谓桃李芬芳。尽管获得了诸多的荣誉与成就,方复始终保持着他谦和、不骄傲的态度。时至今日,已经七十八岁高龄方复先生,仍旧保持着练习古彩绘画、整理古彩素材的习惯,并没有停止对古彩的探索,而是始终勤勤恳恳的走在他的古彩之路上,为后来者们“铺路搭桥”,使他们少走“弯路”。方复曾说:“古彩世界是一个修身养性的好去处。我日日与树石结伴,夜夜与传奇相随。在古彩世界里,欢乐欣喜陪我漫步,愉悦快慰伴我同行。”11方复
表现明暗时,需内大外小、内密外疏;表现沙地和影子时,需大小一致;表现树丛时,需外密内疏、上密下疏。 图4-1-1-3 庐山写生稿 作者:方复除了“点”元素,“圈”也是方复古彩作品中常见的东西,也是最打眼的东西,古彩人物的背景也常常是靠“圈”去完成(图 4-1-1-3、图 4-1-1-4)。“圈”的作用基本有五个:其一是表现阔叶和藤萝;其二是表现草点中的小花,海水中的浪花与水珠;其三是表现人物衣裙的花饰、仕女头饰、项链、披饰;其四可以表现边角、地皮中的地,如珍珠地等;其五是点苔。画圈看似简单却也十分讲究,圈的大小、料色需一致才不显得乱,画圈时需使用淡料、好笔,这样画出来的圈才圆,才会好看,才能使背景更加精美而不是杂乱。(图 4-1-1-5、图 4-1-1-6)。
本文编号:29700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970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