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浅析南朝魂瓶堆塑特色及习俗

发布时间:2021-01-11 17:21
  魂瓶是三国孙吴至两晋时期主要流行于东吴境内(中国东南部长江下游地区)的随葬明器,质地多为青瓷和釉陶,也有红陶或灰陶,其形制非常奇特,瓶身上部具有丰富多彩的堆塑内容——亭台楼阁、飞鸟神兽、乐伎杂耍、仙佛人像等等。魂瓶之上的堆塑内容异常丰富,本文首先梳理魂瓶的发展脉络,以及魂瓶在各时期的发展进行简单介绍,其次把最具代表性的南朝魂瓶从造型和堆塑内容方面详细介绍。佛教、道教、儒家的宗教信仰在魂瓶的体现,是人们的向往和追求,揭示出魂瓶不仅是收魂安魂之器,也是墓主人借以由冥界上升到仙界的器具。 

【文章来源】: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省

【文章页数】:2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浅析南朝魂瓶堆塑特色及习俗


五联罐

浅析南朝魂瓶堆塑特色及习俗


瓮棺

谷仓


根据史书记载,六朝之前魂瓶的前身最早可追溯于先秦时期的瓮棺葬(图 2),或是汉初的谷仓(图3),用于随葬保佑墓主丰衣足食,造型单一,不具有太多的鲜明特点。瓮棺葬是新石器时代一直到秦汉时期,我国最为常见的一种墓葬形式。虽然其与魂瓶在形式、意义上都存在较大的不同,但两者都是我国古代丧葬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从实际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发现,两者在有些方面存在着一些联系或者是相似之处。从时间上来看,瓮棺葬这种丧葬形式在我国出现甚早,早在七八千年前新石器时期的黄河流域就已经存在,而魂瓶则主要集中于汉末以及六朝时期。这个时期正好是瓮棺葬开始落寞的时候,由此来看,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着较为直接的关系。从两者的分布地区来看,魂瓶最早流行于江浙一带以及长江中下游流域。据我国考图 1 五联罐图 2 瓮棺图 3 谷仓6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南方地区六朝胡人像初探——以堆塑罐上的胡人俑和佛像为例[J]. 王俊.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5(07)
[2]浅析魂瓶的设计演变与艺术特色[J]. 胡长春.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12(10)
[3]试论包山2号楚墓饰棺连璧制度[J]. 黄凤春.  考古. 2001(11)
[4]魂瓶漫说[J]. 程晓中.  收藏家. 2001(01)
[5]谷仓罐形制的文化演绎[J]. 孙长初.  东南文化. 2000(07)
[6]从汉晋壁画墓及副葬物中发现佛像的意义[J]. 杨曾文.  世界宗教研究. 1996(02)
[7]江浙早期佛寺考——“早期佛教造像南传系统”研究[J]. 木田知生,胡复兴.  东南文化. 1992(01)
[8]江西宋元纪年墓出土堆塑长颈瓶研究[J]. 杨后礼.  南方文物. 1992(01)



本文编号:29711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29711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0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