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网络暴力事件的设计思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2 07:54
互联网自从诞生以来,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身边的智能手机到应用广泛的工业机器人,可以说互联网支撑着现代人生活的一切。我们在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各种便捷的同时,一起起网络暴力事件逐渐涌现并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讨论。网络暴力作为一种特殊的暴力形式一般发生在一些网络社交平台上,主要的实施形式是“语言暴力”与“人肉搜索”,在一些全民关注的网络事件里,当事人的行为往往会被网络无限放大,网民通常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当事人进行批判,在舆论和情绪的感染下,越来越多的人会参与到其中去。在网络暴力事件出现的萌芽期、发酵扩散的中期和声势浩荡的末期,施暴者的摇旗呐喊与受害者的哭泣交织,共同构成了互联网的黑暗乐章。为了让大家对网络暴力有更层次的了解,笔者以《关于网络暴力事件的设计思考研究》为题展开创作。在设计研究过程中,笔者首先通过搜集近年来热点的网络暴力事件,对网络暴力事件的产生原因和治理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其次,在此基础上,对“网络暴力”这一主题进行设计定位,确定本次设计思考研究的目的为:唤起大家对于网络暴力现象的重视,揭示网络暴力现象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过程和严重的影响;最后,在创作的过程中,笔者将通...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KaitiHsu谨慎使用你的键盘海报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3的作品是聚焦于“语言暴力”这一方向,缺少对网络暴力这一热点现象内在形成因素的视觉化创作,因此笔者认为这一选题具有研究价值和意义,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挖掘。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相关主题的优秀作品,图1是中国台湾插画师KaitiHsu创作的《谨慎使用你的键盘》。在这幅插画作品中,作者把键盘的回车键和刀形进行同构,刀形的键帽上英文“Attack”则点明了主题,网络暴力行为通常通过语言上的羞辱、谩骂、恐吓等形式进行施暴,作者以键盘中的回车键作为创意出发点,与代表着暴力伤害的刀形相结合,表面上两个关联不大的物形在同构的创意手法下创作出了新的物形,同时也赋予了这个新物形全新的意义——网络暴力语言像刀一样会对人造成伤害。图1与图2是异曲同工之妙,不需要太多的文字解释说明,“好的图形设计应当让受众的思维留有充分得想象空间,应当把观众当作有智慧得人来尊重,用‘不完整’的表现激活观者的想象力,引发图形与观者的进一步互动交流,”1一枚由键帽构成的手榴弹静立在画面里就可以带给观者足够的冲击力。图3与图4是奥美北京与沈阳心理研究所针对提升中国公众对语言暴力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的认知而创作的系列作品。在这一系列作品中,创作者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攻击性语言重新解构,在保证字体的识别性基础上,对文字形态进行设计,将文字进行拆解并重新拼接后,可以组合成为致命性的武器,传递出语言暴力的危害性。图1KaitiHsu谨慎使用你的键盘海报图2网络语言暴力海报1崔生国.图形意语[M].湖北美术出版社,2014.
第一章绪论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图3奥美北京暴力语言会变成凶器海报图4奥美北京暴力语言会变成凶器海报综上所述,对于网络暴力现象的理论研究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基础,从暴力形成的心理机制、传播视角到遏制暴力的解决办法,这套完整详实的资料给笔者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对于网络暴力这个设计选题,国内外还有很多构思巧妙、利益明确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拓宽了笔者的设计思路,也激励着笔者创作出优秀的设计作品。第三节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思路:通过前期对网络暴力现象相关资料的研究,笔者深入了解到了网络暴力现象爆发的社会背景、发展趋势、社会影响,充实选题的理论依据和创作的思考深度。在设计实践过程中,笔者通过对近年来影响力较大的网络暴力事件进行梳理并带入到具体的案例中进行分析,依据网络暴力形成的内因和影响,把“网络暴力”主题的海报设计实践分为四个部分进行创作。研究方法:在课题的创作过程中,笔者使用了多种研究方法辅助创作。1.案例分析:对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发展初期、高潮期、后期三个时间段的舆论导向、影响程度、后续结果等进行分析整理,总结归纳出一些共性和差异点;2.问卷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精确的统计数据,了解大家对网络暴力现象的看法,这也为主题海报设计的针对性提供了指导;3.头脑风暴法:在理论基础上,寻找主题的切入点,为视觉设计输送充足的创意点。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除了借助于传统的研究方法外,笔者通过数据抓取的方式进行资料的整理,除了节约大量的时间外,也为论文中一些观点提供有力支撑,精准数据也让创作实践有了更为明确的参考对象。在课题的创作实践中,笔
本文编号:3132940
【文章来源】: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KaitiHsu谨慎使用你的键盘海报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3的作品是聚焦于“语言暴力”这一方向,缺少对网络暴力这一热点现象内在形成因素的视觉化创作,因此笔者认为这一选题具有研究价值和意义,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和挖掘。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相关主题的优秀作品,图1是中国台湾插画师KaitiHsu创作的《谨慎使用你的键盘》。在这幅插画作品中,作者把键盘的回车键和刀形进行同构,刀形的键帽上英文“Attack”则点明了主题,网络暴力行为通常通过语言上的羞辱、谩骂、恐吓等形式进行施暴,作者以键盘中的回车键作为创意出发点,与代表着暴力伤害的刀形相结合,表面上两个关联不大的物形在同构的创意手法下创作出了新的物形,同时也赋予了这个新物形全新的意义——网络暴力语言像刀一样会对人造成伤害。图1与图2是异曲同工之妙,不需要太多的文字解释说明,“好的图形设计应当让受众的思维留有充分得想象空间,应当把观众当作有智慧得人来尊重,用‘不完整’的表现激活观者的想象力,引发图形与观者的进一步互动交流,”1一枚由键帽构成的手榴弹静立在画面里就可以带给观者足够的冲击力。图3与图4是奥美北京与沈阳心理研究所针对提升中国公众对语言暴力的严重性和危害性的认知而创作的系列作品。在这一系列作品中,创作者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攻击性语言重新解构,在保证字体的识别性基础上,对文字形态进行设计,将文字进行拆解并重新拼接后,可以组合成为致命性的武器,传递出语言暴力的危害性。图1KaitiHsu谨慎使用你的键盘海报图2网络语言暴力海报1崔生国.图形意语[M].湖北美术出版社,2014.
第一章绪论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图3奥美北京暴力语言会变成凶器海报图4奥美北京暴力语言会变成凶器海报综上所述,对于网络暴力现象的理论研究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基础,从暴力形成的心理机制、传播视角到遏制暴力的解决办法,这套完整详实的资料给笔者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对于网络暴力这个设计选题,国内外还有很多构思巧妙、利益明确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拓宽了笔者的设计思路,也激励着笔者创作出优秀的设计作品。第三节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思路:通过前期对网络暴力现象相关资料的研究,笔者深入了解到了网络暴力现象爆发的社会背景、发展趋势、社会影响,充实选题的理论依据和创作的思考深度。在设计实践过程中,笔者通过对近年来影响力较大的网络暴力事件进行梳理并带入到具体的案例中进行分析,依据网络暴力形成的内因和影响,把“网络暴力”主题的海报设计实践分为四个部分进行创作。研究方法:在课题的创作过程中,笔者使用了多种研究方法辅助创作。1.案例分析:对近年来网络暴力事件发展初期、高潮期、后期三个时间段的舆论导向、影响程度、后续结果等进行分析整理,总结归纳出一些共性和差异点;2.问卷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精确的统计数据,了解大家对网络暴力现象的看法,这也为主题海报设计的针对性提供了指导;3.头脑风暴法:在理论基础上,寻找主题的切入点,为视觉设计输送充足的创意点。在论文的写作过程中,除了借助于传统的研究方法外,笔者通过数据抓取的方式进行资料的整理,除了节约大量的时间外,也为论文中一些观点提供有力支撑,精准数据也让创作实践有了更为明确的参考对象。在课题的创作实践中,笔
本文编号:31329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132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