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地区传统工艺保护、传承与振兴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3 17:04
我国的传统工艺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凝聚着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的思想智慧和实践,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态实践。传统工艺覆盖面广,涵盖人民大众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传统工艺由于其“手工业”的特点受到忽视。许多传统工艺由于缺乏继承人而濒临灭绝,因此迫切需要保护和推广。苏州历史悠久,以文化名城著称,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样,资源丰富。其中传统工艺门类齐全、品种丰富、技艺水平高。本文基于政府视角,以苏州地区传统工艺保护、传承与振兴对策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苏州传统工艺的代表性遗产、历史渊源和保护现状,然后总结在传承和发展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再深入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在国家大力倡导振兴传统工艺的当下,结合苏州地区自然、人文条件,提出一系列振兴苏州地区传统工艺的对策性思考。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 研究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
2.国内相关研究
3.文献述评
(三)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工具
1.相关概念界定
2.理论分析工具
(四)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实证研究法
3.访谈法
(五)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苏州地区传统工艺的代表性遗存及现阶段保护与传承工作主要成果
(一) 苏州地区传统工艺的代表性遗存
1.苏绣
2.宋锦
3.缂丝
(二) 现阶段保护与传承工作主要成果
1.制定一系列保护与传承的政策法规
2.搭建工艺展示、交流与销售的平台
3.初步打造地方特色保护与传承体系
第三章 苏州地区传统工艺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
(一) 问题
1.缺乏规划引导及资源整合
2.税负较重制约产业发展壮大
3.缺乏切实有效的行业规范
4.技艺人才短缺且年龄层偏大
5.工艺题材形式内容缺乏创新
6.资本的扩大再投入动能缺乏
7.传统工艺市场开发程度不足
(二) 原因
1.缺乏各职能部门间的联动
2.受到功利性政绩观的影响
3.民众对传承保护意识不足
4.传承能力偏低阻碍制度实施
5.传承责任意识淡薄影响效果
6.技艺人员培养机制不完善
7.市场培育管理体系不健全
第四章 振兴苏州地区传统工艺的对策性思考
(一) 要加强职能部门联动,拓展传承普及广度深度
(二) 要完善公共设施载体,构建综合管理服务体系
(三) 要推动形成聚合效应,推进区域性保护与利用
(四) 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传承人数量和能力
(五) 要规范行业协会组织,促进从业人员协同发展
(六) 要加大宣传交流力度,增强民众意识及参与度
(七) 要推进文创产品开发,加快市场转型升级进程
(八) 要培育创意创新能力,提升市场认可与竞争力
(九) 要强化品牌营销建设,建立现代销售管理系统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初探传统工艺美学的现代性转换[J]. 卞京. 上海工艺美术. 2017(04)
[2]城市文化产业与文化市场建设金融支持研究评述[J]. 公磊,胡健.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6(06)
[3]中国几个城市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J]. 崔俊富,陈金伟,邹一南.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6(05)
[4]以“融”为本发展文化产业之我见[J]. 刘洋. 中国集体经济. 2016(28)
[5]中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时空变动分析[J]. 曲景慧. 生态经济. 2016(09)
[6]中国大运河苏州段成功跻身世界文化遗产后的再思索[J]. 冀洪雪,成芳.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04)
[7]河池市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与发展研究[J]. 黄语东.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03)
[8]对非遗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建设的思考[J]. 李荣启. 中国文化研究. 2016(02)
[9]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挑战与对策[J]. 陈少峰,侯杰耀.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2)
[10]传统手工艺的继承与创新[J]. 徐艺乙.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1)
本文编号:3135684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 研究综述
1.国外相关研究
2.国内相关研究
3.文献述评
(三)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工具
1.相关概念界定
2.理论分析工具
(四)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实证研究法
3.访谈法
(五)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苏州地区传统工艺的代表性遗存及现阶段保护与传承工作主要成果
(一) 苏州地区传统工艺的代表性遗存
1.苏绣
2.宋锦
3.缂丝
(二) 现阶段保护与传承工作主要成果
1.制定一系列保护与传承的政策法规
2.搭建工艺展示、交流与销售的平台
3.初步打造地方特色保护与传承体系
第三章 苏州地区传统工艺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原因
(一) 问题
1.缺乏规划引导及资源整合
2.税负较重制约产业发展壮大
3.缺乏切实有效的行业规范
4.技艺人才短缺且年龄层偏大
5.工艺题材形式内容缺乏创新
6.资本的扩大再投入动能缺乏
7.传统工艺市场开发程度不足
(二) 原因
1.缺乏各职能部门间的联动
2.受到功利性政绩观的影响
3.民众对传承保护意识不足
4.传承能力偏低阻碍制度实施
5.传承责任意识淡薄影响效果
6.技艺人员培养机制不完善
7.市场培育管理体系不健全
第四章 振兴苏州地区传统工艺的对策性思考
(一) 要加强职能部门联动,拓展传承普及广度深度
(二) 要完善公共设施载体,构建综合管理服务体系
(三) 要推动形成聚合效应,推进区域性保护与利用
(四) 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传承人数量和能力
(五) 要规范行业协会组织,促进从业人员协同发展
(六) 要加大宣传交流力度,增强民众意识及参与度
(七) 要推进文创产品开发,加快市场转型升级进程
(八) 要培育创意创新能力,提升市场认可与竞争力
(九) 要强化品牌营销建设,建立现代销售管理系统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初探传统工艺美学的现代性转换[J]. 卞京. 上海工艺美术. 2017(04)
[2]城市文化产业与文化市场建设金融支持研究评述[J]. 公磊,胡健.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16(06)
[3]中国几个城市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J]. 崔俊富,陈金伟,邹一南.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6(05)
[4]以“融”为本发展文化产业之我见[J]. 刘洋. 中国集体经济. 2016(28)
[5]中国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时空变动分析[J]. 曲景慧. 生态经济. 2016(09)
[6]中国大运河苏州段成功跻身世界文化遗产后的再思索[J]. 冀洪雪,成芳.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6(04)
[7]河池市民族传统手工艺保护传承与发展研究[J]. 黄语东.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03)
[8]对非遗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建设的思考[J]. 李荣启. 中国文化研究. 2016(02)
[9]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挑战与对策[J]. 陈少峰,侯杰耀.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2)
[10]传统手工艺的继承与创新[J]. 徐艺乙.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1)
本文编号:31356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135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