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美学新的学科生长点
发布时间:2017-04-19 11:07
本文关键词:中国当代美学新的学科生长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经历了上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两次美学大讨论后,中国当代美学呈现出众派纷纭、理论多元的局面。世纪之交,就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国美学继续向前发展,国内众多学者和诸多流派之间展开了深入的论争,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美学理论。其中,“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争,为传统美学的革新突破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论争中,“实践美学”不断进行着自我反思,同时又兼容并蓄,吸收和采纳了一些批评者的有益思想,借助于西方现代美学的思维方式实现了在原有基础上的突破。一些非主流派实践美学的代表学者的思想观点显现出较强的理论优势,而主流派实践美学因为受到传统的认识论和本质论美学思维方式的束缚,难有进展。同时,在其它一些流派对实践美学进行批评时,往往又以偏概全,大而不当,甚至产生了极端和偏激。因此,一些非主流派实践美学的代表学者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认真分析了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历程,并继承老一辈优秀美学家的思想,借鉴西方现代美学中一些合理的因素,结合自己多年的思考和研究,提出了别具特色的美学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朱立元教授,他继承了蒋孔阳先生以实践论为基础、以创造论为核心的审美关系说,借鉴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存在论美学思想,结合自己多年来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西方美学的深入研究和思考,进行了大胆尝试和勇敢探索,从而“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作为中国美坛中的一支生力军,“实践存在论美学”正以饱满的热情和火热的激情奋发向上、不懈追求,不断地充实和丰富着自己。在发展和建设中国美学的意义上,它的确已经成为备受关注的中国当代美学中一个新的学科生长点。本篇论文围绕着“实践存在论美学”的理论生成、理论内涵、理论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探,不周之处,有待再探。
【关键词】:中国当代美学新的学科生长点 实践存在论美学 初探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B8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引言9-13
- 1 “实践存在论美学”之缘起13-23
- 1.1 由中国当代美学的两次论争谈起13-19
- 1.1.1 建国后的第一次美学大讨论13-15
- 1.1.2 新时期的美学大变革15-19
- 1.2 对实践美学的进一步反思19-23
- 1.2.1 与“生存——超越美学”的论争19-20
- 1.2.2 关于“生命美学”20-23
- 2 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23-29
- 2.1 由蒋孔阳实践美学思想通向未来23-25
- 2.2 为何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25-29
- 3 实践存在论美学之阐释29-53
- 3.1 实践存在论美学之命名29-31
- 3.2 实践存在论美学之要义31-53
- 3.2.1 突破主客二分,跳出认识论31-37
- 3.2.2 实践存在论37-42
- 3.2.3 审美活动一种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和基本人生实践42-45
- 3.2.4 美是生成的,不是现成的45-48
- 3.2.5 审美是一种高级的人生境界48-53
- 4 “实践存在论美学”之意义53-57
- 4.1 宏观意义53-55
- 4.2 微观意义55-57
- 5 中国当代美学新学科的生长点57-59
- 致谢59-63
- 参考文献63-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立元;美论:寻求对本质主义思路的突破——蒋孔阳美学思想新探之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朱立元;发展和建设实践本体论美学[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朱志荣;;论实践美学发展的必然性[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4 朱立元;;关于实践美学发展的构想[J];河北学刊;2007年01期
5 朱立元;任华东;;马克思实践观的存在论内涵[J];河北学刊;2008年02期
6 朱立元;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实践美学突破之途初探[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04期
7 朱立元,刘旭光;从海德格尔看中西哲学美学的互动影响[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8 朱立元,刘泽民;“实践”范畴的再解读[J];人文杂志;2005年05期
9 朱立元;;简论实践存在论美学[J];人文杂志;2006年03期
10 朱立元;实践美学哲学基础新论[J];人文杂志;1996年02期
本文关键词:中国当代美学新的学科生长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6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16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