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美学的“感觉理论”对中国当代高校美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21-06-11 19:09
马克思美学中的感觉理论指出感觉是社会性的,是世界历史的产物;实现人的全面丰富感觉是人的存在的理想,也是美的本质规定的重要内容。这一理论对中国当代高校美育有重要启示。高校美育应将感觉的教育作为教育理念,建立包括艺术教育、休闲教育、时尚教育等多样化内容的具体课程,并充分意识到美育的意识形态特性,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
【文章来源】:艺术教育. 2019,(10)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感觉理论在马克思美学中的重要位置
二、马克思感觉理论的具体内容
三、高校美育发展方向:感觉的教育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育三义[J]. 杜卫. 文艺研究. 2016(11)
[2]马克思美学的现代意义[J]. 彭富春. 哲学研究. 2001(04)
[3]美育:一种生命和情感教育[J]. 徐碧辉. 哲学研究. 1996(12)
本文编号:3225120
【文章来源】:艺术教育. 2019,(10)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一、感觉理论在马克思美学中的重要位置
二、马克思感觉理论的具体内容
三、高校美育发展方向:感觉的教育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美育三义[J]. 杜卫. 文艺研究. 2016(11)
[2]马克思美学的现代意义[J]. 彭富春. 哲学研究. 2001(04)
[3]美育:一种生命和情感教育[J]. 徐碧辉. 哲学研究. 1996(12)
本文编号:32251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225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