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内隐认知:康德美学阐述的实际意图

发布时间:2021-06-16 23:55
  借鉴脑科学成果的中国认知神经美学提出了"认知模块论"假说,可以与康德美学阐述相互印证。对鲍姆嘉通和康德所使用的"埃斯特惕卡"概念,不能理解为"美学""审美"或"感性""感觉",其深层含义应该是"内隐感性"即内隐认知。康德《判断力批判》的实际意图是借助审美活动来阐述人类心灵中的无意识内隐认知能力。康德所谓"埃斯特惕卡基准理念"大致相当于认知模块中的形式知觉模式;所谓"主观合目的性",体现的是客体事物(埃斯特惕卡表象)与主体认知模块(埃斯特惕卡基准理念)之间的适应匹配关系,即主客体之间的内隐审美关系。主客体之间只有结成了内隐审美关系,才可能结成现实审美关系。 

【文章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2020,(06)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埃斯特惕卡”概念理解中的问题
二、《判断力批判》的宗旨:人类内隐认知研究
三、纯然主观:主体的无意识内隐认知状态
四、主观合目的性:主客体之间相互匹配的内隐认知关系
五、埃斯特惕卡基准理念:内隐审美关系的决定性实体结构
六、“认知模块论”假说:破解康德美学谜团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人类审美本质力量的生命结构——认知神经美学视域下的新阐释[J]. 李志宏,卢言.  江海学刊. 2019(05)
[2]认知神经美学:一个新兴的学派[J]. 李志宏,李伟.  上海文化. 2019(04)
[3]从康德对sthetik的定位论“sthetisch”的内涵与翻译[J]. 卢春红.  哲学动态. 2016(07)
[4]《判断力批判》与现代美学十二问[J]. 韩水法.  江苏社会科学. 2004(06)
[5]论Aesthetik在康德第三批判里的译法[J]. 倪胜.  世界哲学. 2004(06)



本文编号:32340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2340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b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