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交通导识系统的交互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7 06:40
城市道路交通导识系统是城市公共环境建设的关键部分,是道路公共空间规范性与使用方式的重要工具[1]。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规模扩大,信息化、智能化与全球化等趋势下,原有的静态导向系统已经无法适应用户与城市发展的需求,对城市道路导识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本文将交互的理念导入道路交通导向系统设计中,尽可能为用户实现准确的服务,探索如何开发道路交通导识系统,使大多数人能够快速找到道路、环境和城市空间,从而提高道路公共空间的效率。本文首先从城市道路交通导识的构成与规范出发,分析道路交通导识系统的特征及形式;其次分析道路环境下交通导向设计的问题,将此为出发点,获取交通道路导识设计问题的解决方法;再次在导识设计方法构建上,本文从跨学科研究的角度研究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在对道路交通导识系统和交互的概念进行系统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道路交通导识信息传递方法,寻找道路行为模型理论,并对“导识信息流”中的引导方法进行了差异性分析。最后,通过构建交互式导识系统的理论框架,总结了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提出建成道路中交通导识系统的设计原则;并根据前期理论研究进行相关设计实践,提出一个更为可...
【文章来源】:湖北工业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公共标识符合规范比例(图片来源:自制)
地表红绿地系统
刺?瑁?眉虻サ暮炻痰票涑山换ナ胶炻痰平煌ǖ际断低砙图1.2]。2016 年澳大利亚的 Büro Nort 设计团队设计了一个嵌入人行道的行人交通灯系统。交通信号灯采用 LED 技术,并以点阵排列。 当行人玩低头手机时,他们还可以检测到交通信号灯的变化,这可以有效地减少在玩手机引起的交通事故。[图 1.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刍议视觉元素研究在交互式城市导识设计中的作用[J]. 胡珊,熊欢. 大众文艺. 2017(22)
[2]交互式理念下城市视觉导视系统设计研究[J]. 王越. 包装工程. 2017(16)
[3]城市导识系统中区域文化的彰显[J]. 谢燕涛,邱国桥,李文杰. 包装工程. 2017(14)
[4]基于空间分形特征的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方法[J]. 刘飞,郑新奇,黄晴. 地理科学进展. 2017(06)
[5]地下交通枢纽安全标识系统影响因素研究[J]. 滕学荣,冷一楠. 设计. 2017(05)
[6]依据人类寻路行为布设导向标识系统的相关研究进展述评[J]. 史英杰,段琦. 综合运输. 2016(03)
[7]城市导识系统战略新论[J]. 吴国欣,李文杰.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8]基于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交通枢纽导向标识布局评估[J]. 郭凡良,禹丹丹,董宝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5(04)
[9]公共空间中信息导识设计的识别性研究[J]. 臧勇,汤洪泉. 包装工程. 2014(24)
[10]大数据时代城市时空间行为研究方法[J]. 秦萧,甄峰,熊丽芳,朱寿佳. 地理科学进展. 2013(09)
硕士论文
[1]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导识系统的通用设计研究[D]. 傅文涛.浙江理工大学 2015
[2]轨道交通与大型购物中心连接空间的可识别性与寻路研究[D]. 郝世英.天津大学 2012
[3]城市夜间道路导向系统设计研究[D]. 向东霞.南昌大学 2011
[4]基于城市形象的公共空间视觉导向系统设计研究[D]. 全斌.苏州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34687
【文章来源】:湖北工业大学湖北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公共标识符合规范比例(图片来源:自制)
地表红绿地系统
刺?瑁?眉虻サ暮炻痰票涑山换ナ胶炻痰平煌ǖ际断低砙图1.2]。2016 年澳大利亚的 Büro Nort 设计团队设计了一个嵌入人行道的行人交通灯系统。交通信号灯采用 LED 技术,并以点阵排列。 当行人玩低头手机时,他们还可以检测到交通信号灯的变化,这可以有效地减少在玩手机引起的交通事故。[图 1.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刍议视觉元素研究在交互式城市导识设计中的作用[J]. 胡珊,熊欢. 大众文艺. 2017(22)
[2]交互式理念下城市视觉导视系统设计研究[J]. 王越. 包装工程. 2017(16)
[3]城市导识系统中区域文化的彰显[J]. 谢燕涛,邱国桥,李文杰. 包装工程. 2017(14)
[4]基于空间分形特征的城市群实体空间识别方法[J]. 刘飞,郑新奇,黄晴. 地理科学进展. 2017(06)
[5]地下交通枢纽安全标识系统影响因素研究[J]. 滕学荣,冷一楠. 设计. 2017(05)
[6]依据人类寻路行为布设导向标识系统的相关研究进展述评[J]. 史英杰,段琦. 综合运输. 2016(03)
[7]城市导识系统战略新论[J]. 吴国欣,李文杰.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8]基于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交通枢纽导向标识布局评估[J]. 郭凡良,禹丹丹,董宝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15(04)
[9]公共空间中信息导识设计的识别性研究[J]. 臧勇,汤洪泉. 包装工程. 2014(24)
[10]大数据时代城市时空间行为研究方法[J]. 秦萧,甄峰,熊丽芳,朱寿佳. 地理科学进展. 2013(09)
硕士论文
[1]城市公共空间环境导识系统的通用设计研究[D]. 傅文涛.浙江理工大学 2015
[2]轨道交通与大型购物中心连接空间的可识别性与寻路研究[D]. 郝世英.天津大学 2012
[3]城市夜间道路导向系统设计研究[D]. 向东霞.南昌大学 2011
[4]基于城市形象的公共空间视觉导向系统设计研究[D]. 全斌.苏州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2346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234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