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山八友”的艺术经济活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8 17:27
“珠山八友”是民国时期景德镇非常重要的一个瓷绘艺术团体,由王琦、王大凡等十人组成,他们因为志同道合以及艺术市场的需求等原因走到一起,共同演绎了陶瓷史上的一段精彩佳话。近年来,“珠山八友”的重要性逐渐被世人所认识,以“珠山八友”为对象的研究也日盛。“珠山八友”的艺术活动与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珠山八友”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是面对市场需求而进行的制作,这就决定了作品的商品性质,“珠山八友”的艺术与经济活动是融于一体,不能分割的整体。“珠山八友”的成员,一部分是陶业学堂的学生,走出学堂以瓷绘为谋生手段在情理之中;一部分是红店学徒,以瓷绘为业也是理所当然;另外还有清末秀才、税务职员、走江湖的捏面人,他们都因为景德镇与瓷绘结缘。“珠山八友”在景德镇曾经辉煌的陶瓷技术基础之上,不是囿于传统,而是选择创新突破,并且通过学习“海上画派”来感受当时社会的审美需求,创作出了当时社会认可和需要的陶瓷绘画作品。同时,经过“珠山八友”有意识的经营,他们的作品以较高的销售价格进入艺术市场,并且有着不错的销售量,也因此获得了在当时较高的经济收入,生活相对富足。当然“珠山八友”成员中,因为作品以及个性的区别,每个人的...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
【文章页数】:21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珠山八友”的历史机遇
第一节“珠山八友”的概述
一、“珠山八友”的成员
1、“八友”十人
2、“珠山八友”的身份
二、“珠山八友”的结社
1、结社的前奏
2、结社的高潮
3、结社的续曲
第二节“珠山八友”与“海上画派”
一、“珠山八友”与“海上画派”的交往
1、上海的崛起及与景德镇的交流
2、“珠山八友”与“海上画派”画家的交往
二、“海上画派”对“珠山八友”作品艺术面貌的影响
1、作为群体的观照
2、作为个体的影响
三、“海上画派”对“珠山八友”作品市场经营的影响
1、“海上画派”的商业经营
2、“珠山八友”受到的影响
第三节“珠山八友”活动时期的景德镇
一、清末民初的陶瓷绘画技术
1、明清时期取得的成就
2、清末民初的彩瓷技术
二、清末民初的景德镇陶瓷商业
1、景德镇陶瓷商业传统
2、清末民初的商业状况
第二章“珠山八友”作品的制作及管理
第一节 作品制作的流程
一、准备工作
二、制作过程
第二节 作品制作过程的管理
一、个人制作过程的管理
二、配樘创作过程的管理
第三节 作品制作过程中的经济因素考量
一、专业的分工
二、无名的填色师傅
三、创新的含金量
第三章“珠山八友”作品市场分析
第一节 作品销售模式与渠道分析
一、新式“红店”
二、订制的多样
1、配樘或配画作品的订制
2、个人作品的订制
三、中间商的代理
四、展览与参赛
五、社团组织
第二节 作品购藏者分析
一、购藏者的身份与需求
1、购藏者身份
2、购藏者的需求
二、“珠山八友”与购藏者的关系
1、与中间商的关系
2、与最终消费者的关系
第四章“珠山八友”作品的成本与价格分析
第一节“珠山八友”作品的特征与成本
一、作品的艺术特征
二、作品的商业特征
1、题材内容的选择
2、相似的画面
三、作品成本分析
第二节、“珠山八友”作品的价格分析
一、“珠山八友”作品价格形成分析
1、艺术生产阶段的生产价格
2、流通领域的价格变化
二、“珠山八友”作品价格及销售情况比较
1、“珠山八友”作品生产价格与销售比较
2、流通领域中的“珠山八友”作品价格比较
第五章 经济因素对“珠山八友”的影响
第一节“珠山八友”的生活境遇
一、“珠山八友”的经济收入与生活状况
1、经济收入
2、房产
3、生活状况
二、“珠山八友”与陶瓷各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比较
三、相关社会经济因素对“珠山八友”生活的影响
1、瓷业行帮与习惯的影响
2、税收的影响
3、货币贬值的影响
第二节 经济因素对“珠山八友”瓷绘创作的影响
一、经济因素对“珠山八友”瓷绘创作的积极影响
1、经济因素对于艺术创作的促进
2、艺术市场对于艺术作品的传播
二、经济因素对“珠山八友”瓷绘创作的消极影响
1、市场效益对“珠山八友”艺术创作的诱惑
2、购藏者对“珠山八友”艺术创作的干预
第三节“珠山八友”在陶瓷艺术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
一、艺术生产阶段的市场地位
二、流通领域的市场影响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珠山八友”相关人员访谈记录
附录二:论文中引用部分的图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珠山月圆 屏谊存真——云南典藏“川滇聚珍”拍卖之王琦粉彩人物瓷板[J]. 杨瑾,李楠. 文物天地. 2015(07)
[2]“珠山八友”的艺术追求与对后世的影响[J]. 韩晓光.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5(01)
[3]晚清民国时期景德镇陶瓷业社会民间管理——基于《景德镇新安书院契录》的考察[J]. 郑乃章,莫云杰,苗立峰,熊春华,吴洁. 陶瓷学报. 2014(06)
[4]汪野亭与刘雨岑瓷板画创作异同探赜[J]. 郑依晴.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4(06)
[5]论汪野亭瓷画作品中的审美境界[J]. 刘楠.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4(01)
[6]文化经济的时间与空间演化——与胡惠林教授商榷[J]. 王晨. 探索与争鸣. 2013(12)
[7]秀美大气 宁淡悠远 “珠山八友”瓷板画收藏与鉴赏[J]. 沙天心. 收藏. 2013(23)
[8]瓷商与瓷店:民国景德镇瓷业发展的纽带[J]. 尹青兰. 东方收藏. 2013(10)
[9]时间与空间文化经济学论纲[J]. 胡惠林. 探索与争鸣. 2013(05)
[10]社会心理学与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J]. 袁周敏. 外语学刊. 2011(04)
博士论文
[1]“海派”绘画作品鉴定与市场价格研究[D]. 陈晨.南开大学 2014
[2]民国前期中国书画市场研究(1912-1937)[D]. 陶小军.南京师范大学 2014
[3]绘画技术研究[D]. 严渊.西安美术学院 2011
[4]民国景德镇制瓷业研究[D]. 吴秀梅.苏州大学 2009
[5]清末民初上海画派与民间赞助[D]. 石莉.中国人民大学 2008
[6]清末民国海上书画家润例与生存状态研究[D]. 胡志平.浙江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民国景德镇瓷业公司的发展及影响[D]. 张琳.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4
[2]“珠山八友”陶瓷艺术的审美研究[D]. 李晓明.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0
[3]王琦瓷绘艺术初探[D]. 李银芬.复旦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37085
【文章来源】:南京艺术学院江苏省
【文章页数】:21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评述
三、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第一章“珠山八友”的历史机遇
第一节“珠山八友”的概述
一、“珠山八友”的成员
1、“八友”十人
2、“珠山八友”的身份
二、“珠山八友”的结社
1、结社的前奏
2、结社的高潮
3、结社的续曲
第二节“珠山八友”与“海上画派”
一、“珠山八友”与“海上画派”的交往
1、上海的崛起及与景德镇的交流
2、“珠山八友”与“海上画派”画家的交往
二、“海上画派”对“珠山八友”作品艺术面貌的影响
1、作为群体的观照
2、作为个体的影响
三、“海上画派”对“珠山八友”作品市场经营的影响
1、“海上画派”的商业经营
2、“珠山八友”受到的影响
第三节“珠山八友”活动时期的景德镇
一、清末民初的陶瓷绘画技术
1、明清时期取得的成就
2、清末民初的彩瓷技术
二、清末民初的景德镇陶瓷商业
1、景德镇陶瓷商业传统
2、清末民初的商业状况
第二章“珠山八友”作品的制作及管理
第一节 作品制作的流程
一、准备工作
二、制作过程
第二节 作品制作过程的管理
一、个人制作过程的管理
二、配樘创作过程的管理
第三节 作品制作过程中的经济因素考量
一、专业的分工
二、无名的填色师傅
三、创新的含金量
第三章“珠山八友”作品市场分析
第一节 作品销售模式与渠道分析
一、新式“红店”
二、订制的多样
1、配樘或配画作品的订制
2、个人作品的订制
三、中间商的代理
四、展览与参赛
五、社团组织
第二节 作品购藏者分析
一、购藏者的身份与需求
1、购藏者身份
2、购藏者的需求
二、“珠山八友”与购藏者的关系
1、与中间商的关系
2、与最终消费者的关系
第四章“珠山八友”作品的成本与价格分析
第一节“珠山八友”作品的特征与成本
一、作品的艺术特征
二、作品的商业特征
1、题材内容的选择
2、相似的画面
三、作品成本分析
第二节、“珠山八友”作品的价格分析
一、“珠山八友”作品价格形成分析
1、艺术生产阶段的生产价格
2、流通领域的价格变化
二、“珠山八友”作品价格及销售情况比较
1、“珠山八友”作品生产价格与销售比较
2、流通领域中的“珠山八友”作品价格比较
第五章 经济因素对“珠山八友”的影响
第一节“珠山八友”的生活境遇
一、“珠山八友”的经济收入与生活状况
1、经济收入
2、房产
3、生活状况
二、“珠山八友”与陶瓷各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比较
三、相关社会经济因素对“珠山八友”生活的影响
1、瓷业行帮与习惯的影响
2、税收的影响
3、货币贬值的影响
第二节 经济因素对“珠山八友”瓷绘创作的影响
一、经济因素对“珠山八友”瓷绘创作的积极影响
1、经济因素对于艺术创作的促进
2、艺术市场对于艺术作品的传播
二、经济因素对“珠山八友”瓷绘创作的消极影响
1、市场效益对“珠山八友”艺术创作的诱惑
2、购藏者对“珠山八友”艺术创作的干预
第三节“珠山八友”在陶瓷艺术市场中的地位和影响
一、艺术生产阶段的市场地位
二、流通领域的市场影响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珠山八友”相关人员访谈记录
附录二:论文中引用部分的图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珠山月圆 屏谊存真——云南典藏“川滇聚珍”拍卖之王琦粉彩人物瓷板[J]. 杨瑾,李楠. 文物天地. 2015(07)
[2]“珠山八友”的艺术追求与对后世的影响[J]. 韩晓光.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15(01)
[3]晚清民国时期景德镇陶瓷业社会民间管理——基于《景德镇新安书院契录》的考察[J]. 郑乃章,莫云杰,苗立峰,熊春华,吴洁. 陶瓷学报. 2014(06)
[4]汪野亭与刘雨岑瓷板画创作异同探赜[J]. 郑依晴.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4(06)
[5]论汪野亭瓷画作品中的审美境界[J]. 刘楠.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4(01)
[6]文化经济的时间与空间演化——与胡惠林教授商榷[J]. 王晨. 探索与争鸣. 2013(12)
[7]秀美大气 宁淡悠远 “珠山八友”瓷板画收藏与鉴赏[J]. 沙天心. 收藏. 2013(23)
[8]瓷商与瓷店:民国景德镇瓷业发展的纽带[J]. 尹青兰. 东方收藏. 2013(10)
[9]时间与空间文化经济学论纲[J]. 胡惠林. 探索与争鸣. 2013(05)
[10]社会心理学与语用学视角下的身份研究[J]. 袁周敏. 外语学刊. 2011(04)
博士论文
[1]“海派”绘画作品鉴定与市场价格研究[D]. 陈晨.南开大学 2014
[2]民国前期中国书画市场研究(1912-1937)[D]. 陶小军.南京师范大学 2014
[3]绘画技术研究[D]. 严渊.西安美术学院 2011
[4]民国景德镇制瓷业研究[D]. 吴秀梅.苏州大学 2009
[5]清末民初上海画派与民间赞助[D]. 石莉.中国人民大学 2008
[6]清末民国海上书画家润例与生存状态研究[D]. 胡志平.浙江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民国景德镇瓷业公司的发展及影响[D]. 张琳.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4
[2]“珠山八友”陶瓷艺术的审美研究[D]. 李晓明.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0
[3]王琦瓷绘艺术初探[D]. 李银芬.复旦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237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237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