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清代北京木刻版蒙古文古籍字体复刻开发研究 ——以“蒙古文字字体数据库”收录古籍为范本

发布时间:2021-07-02 20:49
  拂去历史的尘埃,古籍中的字体一样可以鲜活于当代。通过严谨规范的复刻和再设计,将会有更多具有历史底蕴的字体以"当代设计"的形象面世,并为当代所用。通过复刻再设计的方式,赋予字体文化更强的生命力,用更先进的数字技术和更新的设计方式让这些传统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本论文以"蒙古文字字体数据库系统"所收录的清代北京木刻版蒙古文古籍为研究对象,在其中筛选出一部清代北京木刻版蒙古文古籍作为主要参考字体,其他清代北京木刻版蒙古文古籍作为补充参考字体,结合字体复刻的相关理论,进行清代北京木刻版蒙古文古籍字体复刻开发研究。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对国内外字体复刻开发研究现状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总结出了现阶段中文字体、西文字体和蒙古文字体的复刻方法与字体复刻原则。(2)研究了蒙古文文字的相关理论和清代北京木刻版蒙古文古籍与文字,根据清代北京木刻版蒙古文古籍字体的特点,提出了针对清代北京木刻版蒙古文古籍字体的复刻方法。(3)根据总结出的字体复刻原则和提出的针对清代北京木刻版蒙古文古籍字体的复刻方法,复刻完成了一款具有清代北京木刻版蒙古文古籍字体特征的蒙古文字体,并将字体开发成符合国家标准,可以用于计算机输... 

【文章来源】: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2.1 古为今用
        1.2.2 丰富蒙古文字体种类
        1.2.3 为蒙古文字体设计开辟新思路和新方法
    1.3 研究意义
        1.3.1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振兴
        1.3.2 蒙古文古籍字体自身的美学意义
        1.3.3 为古籍再版提供便利条件
    1.4 国内外字体复刻开发研究现状分析
        1.4.1 中文字体复刻开发研究现状
        1.4.2 西文字体复刻开发研究现状
        1.4.3 蒙古文字体复刻开发研究现状
2 清代北京木刻版蒙古文古籍和文字
    2.1 清代北京木刻版蒙古文古籍
        2.1.1 清代北京木刻版蒙古文古籍的概述
        2.1.2 清代北京木刻版蒙古文古籍的制作
    2.2 清代北京木刻版蒙古文古籍字体
        2.2.1 清代北京木刻版蒙古文古籍文字字形
        2.2.2 清代北京木刻版蒙古文古籍字体
    2.3 筛选复刻用蒙古文古籍
        2.3.1 筛选范围
        2.3.2 筛选标准
        2.3.3 筛选出的清代北京木刻版蒙古文古籍概述
3 字体复刻的原则和方法
    3.1 字体复刻的原则
        3.1.1 字体复刻不等于字体复制
        3.1.2 字体复刻是古籍字体的再创新
        3.1.3 字体复刻是古籍字体的重生
    3.2 字体复刻的方法
        3.2.1 蒙古文字母的复刻方法
        3.2.2 蒙古文合体字的复刻方法
        3.2.3 蒙古文数字的复刻方法
        3.2.4 蒙古文标点符号的复刻方法
    3.3 建立字体分析体系
        3.3.1 字体大小分析体系
        3.3.2 字体笔画位置分析体系
        3.3.3 字体笔画角度分析体系
4 古籍字体复刻和字体开发
    4.1 古籍字体整体特征分析
    4.2 蒙古文字母复刻
        4.2.1 字素复刻
        4.2.2 字素拼合成字母
    4.3 蒙古文合体字复刻
        4.3.1 字素拼合成强制性合体字
        4.3.2 字素拼合成非强制性合体字
    4.4 蒙古文数字复刻
    4.5 蒙古文标点符号复刻
    4.6 字体开发
        4.6.1 生成数码字体
        4.6.2 调整字体
5 成果、不足和展望
    5.1 成果
    5.2 不足
    5.3 展望
        5.3.1 蒙古文文字体系中其他文字的古籍字体复刻
        5.3.2 家族字体
        5.3.3 开发针对蒙古文字的字体生成和排版软件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2612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2612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a5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