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场景时代”的兴起与后现代美学的重构

发布时间:2021-07-06 07:04
  当下以移动设备、社交网络、定位系统、传感器与数据处理五大要素结合为基础的"场景时代"已经来临,这些新的审美现实与文化景观对以韦尔施为代表的后现代超越美学的一些经典命题有所印证,同时也对其形成新的重构。在"场景时代",日常生活浅表审美化的引领主体与广告的作用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不能简单地以精英姿态加以否定;现实的虚拟性与可塑性进一步加剧,不存在虚拟与现实的两分,现实即是虚拟,虚拟即是现实;现实传播也并非电子传播最终的完成,而是现实与虚拟之间的无尽轮回。与此同时,"场景时代"的O2O模式隐喻着任何线下的事物都需要通过线上的中介而得到建构。"场景时代"也表明,新媒介带来的并非听觉文化,而是触觉文化。总的来看,"场景时代"呈现出新的审美现实,对后现代美学的探讨与重构仍在途中。 

【文章来源】:中州学刊. 2018,(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触觉[J]. 张再林.  学术研究. 2017(03)
[2]移动媒体、定位叙事与空间生产[J]. 黎杨全.  文艺研究. 2015(12)
[3]拓展美学疆域 关注日常生活——沃尔夫冈·韦尔施教授访谈录[J]. 王卓斐.  文艺研究. 2009(10)



本文编号:32677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2677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6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