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贴艺术与陶瓷艺术技法结合的探索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7 06:24
拼贴是一个在生活中,艺术中都广泛存在的活动,拼贴在生活中常作为一个动词广泛存在,而其动作多数运用于纸张,或布料等,可以以“张”、“层”的概念来计量和理解的对象;而在艺术中,则包含了打散和重组,解构和重构的意义。《社会科学新词典》对拼贴画的定义为:“collage,指把各种不同的图像、照片、实物等拼贴在一起以创作出艺术构图。”这种技术早已广泛应用,在1912年由立体主义艺术家乔治·布拉克,毕加索等,率先把小块墙纸,图片,花布等作为组成部分黏贴到自己的画里,正式提出“拼贴”的概念,时至今日已然衍生了大批使用各种类型材料来做拼贴艺术的艺术家们,拼贴艺术的理念在其他艺术领域中发挥了充分的活力。拼贴在客观存在上,可以理解为不同象征概念,及构成中“面”的概念,以拼接和叠加的方式进行艺术表达。从精神上和物质两个方面来讲,可以分为“精神上”具有象征性,符号性的形象、概念的拼贴组合,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传达给观者以概念的联想和刺激;在“物质上”,则是技法概念的拼贴,在构图空间之中,面的“层”的概念可探索与二维空间向“浅三维”延伸的纵向重叠和交错。此次课题选题拼贴艺术与陶瓷艺术,目的在于思考和探讨二者...
【文章来源】: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3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大成若缺系列001》
在泥坯上的压印,刻画,烧制成瓷以后,于釉上的描绘,又或与漆艺的结合等,不同技法之间的互相结合本身即可产生拼贴意向的生命活力。以下内容中,以国内艺术家白明老师和黄焕义老师,国外艺术家哈维·萨多,杰米·克拉克,和约翰·斯蒂芬森等人的作品为例。当代陶瓷艺术中,他们的作品均是非常优秀的,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对拼贴技法和拼贴观念的身影,他们的作品也对当今国际,国内陶瓷艺术的发展方向均产生巨大的影响,是值得欣赏和深入思考的优秀艺术作品。3.1.国内相关陶瓷艺术作品在当代陶瓷艺术家白明的作品中可以充分体会到他对艺术的感情,在他的陶艺作品《大成若缺系列》中,充分体现了陶瓷所具独特的“泥性”特质,《大成若缺系列 001》(图 2)中,可以看到在泥坯未干之时对规则器的规则之破,再以揉搓褶皱的泥片铺设,打破了盘体面上釉与裸露泥坯之间的图形分割对比,构成了陶艺作品中的空间重构。《大成若缺 002》(图 3)则更单纯一些,着重于中心色块的对比以及机理节奏。
《共生》2009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
[1]拼贴语言在中国现代陶瓷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 付平.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0
本文编号:3269124
【文章来源】:景德镇陶瓷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3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大成若缺系列001》
在泥坯上的压印,刻画,烧制成瓷以后,于釉上的描绘,又或与漆艺的结合等,不同技法之间的互相结合本身即可产生拼贴意向的生命活力。以下内容中,以国内艺术家白明老师和黄焕义老师,国外艺术家哈维·萨多,杰米·克拉克,和约翰·斯蒂芬森等人的作品为例。当代陶瓷艺术中,他们的作品均是非常优秀的,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对拼贴技法和拼贴观念的身影,他们的作品也对当今国际,国内陶瓷艺术的发展方向均产生巨大的影响,是值得欣赏和深入思考的优秀艺术作品。3.1.国内相关陶瓷艺术作品在当代陶瓷艺术家白明的作品中可以充分体会到他对艺术的感情,在他的陶艺作品《大成若缺系列》中,充分体现了陶瓷所具独特的“泥性”特质,《大成若缺系列 001》(图 2)中,可以看到在泥坯未干之时对规则器的规则之破,再以揉搓褶皱的泥片铺设,打破了盘体面上釉与裸露泥坯之间的图形分割对比,构成了陶艺作品中的空间重构。《大成若缺 002》(图 3)则更单纯一些,着重于中心色块的对比以及机理节奏。
《共生》2009
【参考文献】:
硕士论文
[1]拼贴语言在中国现代陶瓷艺术中的应用研究[D]. 付平.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0
本文编号:32691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269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