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子冶刻壶构图繁简对比研究及实践应用
发布时间:2021-07-07 14:17
清朝陈曼生将文人的审美情趣注入小小的紫砂壶中,将诗书画印生动地融入到紫砂壶上,使得紫砂壶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至此文人持刀为笔、以生坯为纸,在紫砂壶上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情感文采。瞿子冶是陈曼生后文人壶的代表。瞿子冶以他的书画题写茗壶,题句颇有逸情,他大多不受壶的面积限制,甚至在壶上横书,在壶上作竹枝为多,在壶面连及壶盖,趣味十足。瞿子冶所刻之壶有繁与简之分。研究瞿子冶紫砂壶刻绘构图的繁与简既能对紫砂壶刻绘的细节补充,又能够为自身的紫砂壶刻绘创作提供借鉴和灵感。不同构图的紫砂壶刻绘呈现出不同的审美情趣,包含了中国文人的情感和文采。依据壶形、壶意或自由奔放地表达自己的逸趣、或含蓄简练的表达自己的情思。研究瞿子冶紫砂壶刻绘的构图的繁与简亦是在研究中国文人的不同审美取向。
【文章来源】:山东艺术学院山东省
【文章页数】:3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供春树瘿壶
山东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5图1-1供春树瘿壶图1-2供春篆书款图1-3供春六瓣圆囊壶图1-4供春八字楷书款第二节、自然闲雅的大彬壶刻时大彬,号少山,明万历崇祯年间宜兴人。“大彬初仿供春,喜作大壶。后游娄东,闻陈继儒、王时敏等品茶试茶之论,改小壶”。[2]由大壶改为小壶制作,这是紫砂壶史上一次重大改革,直至今日刻壶都以小壶制作为主。大彬刚开始请善书者为其落款,自己用竹刀刻出,后发奋练习,运刀成书。大彬紫砂刻款多为楷书,风格在《黄庭帖》、《乐毅帖》间,书风闲雅。刻字落款一般以“大彬”、“时大彬制”居多。大彬壶传器较少,且历来受到珍重,所以赝品仿品较多,此节列出历年伴有墓志出土的四把大彬壶作说明。四把壶造型坚致朴雅,妙不可思,其铭刻线条流畅飘逸,风格上整体呈现出魏晋小楷的平和简静、疏朗雅致。1、1968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县丁沟公社洪飞大队郑王队,伴有万历四十四年砖刻地券出土的曹氏墓大彬六方壶。壶底刻楷书“大彬”二字。(图1-5)2、1984年江苏无锡县甘露乡,伴有崇祯二年墓志出土的华涵莪墓大彬三足圆壶。把下刻楷书“大彬”款。(图1-6)3、1987年福建省漳浦县盘陀乡,伴有万历四十年墓志出土的卢维桢墓大彬扁鼎足盖圆壶。底部刻楷书铭款“时大彬制”。(图1-7)4、1987年陕西延安柳林乡王家沟,伴有崇祯壬午年墓志出土的杨如桂墓大彬提梁圆壶。壶面刻行书“吟竹养浩然大彬”铭款。(图1-8)
供春六瓣圆囊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书绝·画绝·壶绝——宜兴紫砂子冶三绝壶的收藏与赏析[J]. 谭文诚.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0(10)
[2]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清代紫砂器(下)[J]. 万新华. 收藏家. 2004(01)
[3]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清代紫砂器(上)[J]. 万新华. 收藏家. 2003(12)
博士论文
[1]宜兴紫砂发展历史及活态传承研究[D]. 胡燕.南京农业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明清时期宜兴紫砂光器类壶造型及装饰研究[D]. 杨斐怡.南京大学 2017
[2]紫砂壶窑前刻艺研究[D]. 徐倩倩.山东大学 2016
[3]中国画的题材选择、技法运用对紫砂陶刻的影响[D]. 张禾.南京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69784
【文章来源】:山东艺术学院山东省
【文章页数】:3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供春树瘿壶
山东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5图1-1供春树瘿壶图1-2供春篆书款图1-3供春六瓣圆囊壶图1-4供春八字楷书款第二节、自然闲雅的大彬壶刻时大彬,号少山,明万历崇祯年间宜兴人。“大彬初仿供春,喜作大壶。后游娄东,闻陈继儒、王时敏等品茶试茶之论,改小壶”。[2]由大壶改为小壶制作,这是紫砂壶史上一次重大改革,直至今日刻壶都以小壶制作为主。大彬刚开始请善书者为其落款,自己用竹刀刻出,后发奋练习,运刀成书。大彬紫砂刻款多为楷书,风格在《黄庭帖》、《乐毅帖》间,书风闲雅。刻字落款一般以“大彬”、“时大彬制”居多。大彬壶传器较少,且历来受到珍重,所以赝品仿品较多,此节列出历年伴有墓志出土的四把大彬壶作说明。四把壶造型坚致朴雅,妙不可思,其铭刻线条流畅飘逸,风格上整体呈现出魏晋小楷的平和简静、疏朗雅致。1、1968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县丁沟公社洪飞大队郑王队,伴有万历四十四年砖刻地券出土的曹氏墓大彬六方壶。壶底刻楷书“大彬”二字。(图1-5)2、1984年江苏无锡县甘露乡,伴有崇祯二年墓志出土的华涵莪墓大彬三足圆壶。把下刻楷书“大彬”款。(图1-6)3、1987年福建省漳浦县盘陀乡,伴有万历四十年墓志出土的卢维桢墓大彬扁鼎足盖圆壶。底部刻楷书铭款“时大彬制”。(图1-7)4、1987年陕西延安柳林乡王家沟,伴有崇祯壬午年墓志出土的杨如桂墓大彬提梁圆壶。壶面刻行书“吟竹养浩然大彬”铭款。(图1-8)
供春六瓣圆囊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书绝·画绝·壶绝——宜兴紫砂子冶三绝壶的收藏与赏析[J]. 谭文诚.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0(10)
[2]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清代紫砂器(下)[J]. 万新华. 收藏家. 2004(01)
[3]南京博物院收藏的清代紫砂器(上)[J]. 万新华. 收藏家. 2003(12)
博士论文
[1]宜兴紫砂发展历史及活态传承研究[D]. 胡燕.南京农业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明清时期宜兴紫砂光器类壶造型及装饰研究[D]. 杨斐怡.南京大学 2017
[2]紫砂壶窑前刻艺研究[D]. 徐倩倩.山东大学 2016
[3]中国画的题材选择、技法运用对紫砂陶刻的影响[D]. 张禾.南京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69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269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