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生态美学的研究分歧浅议
发布时间:2021-08-11 16:27
面对由工业发展与人类中心主义所造成的环境破坏与自然失序,西方学者最早对生态问题与环境审美进行了讨论。中国美学研究者迅速注意到了这一研究动向,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生态美学的研究视角。与西方生态美学相较,本土化的中国生态美学在三个方面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思考起点方面,前者可以说是"天人注我",后者则是"我注天人";精神品格方面,西方生态美学主要是对现实问题作答,而中国生态美学则更多地是从文化传统中寻求理论资源;理论诉求方面,西方生态美学紧密联结其他知识领域,寻求整体突围,中国生态美学则主要是对美学研究本身进行反思并寻求突破。
【文章来源】: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29(06)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天人注我与我注天人
二、直面现实与承接传统
三、整体突围与自我破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境界论与生态美学的理论建构[J]. 张文. 学习与探索. 2017(12)
[2]中西对话中的中国生态美学[J]. 曾繁仁.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2)
[3]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J]. 程相占.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6(03)
[4]生态美学的几点问题[J]. 阿诺德·伯林特,李素杰. 东岳论丛. 2016(04)
[5]论中国生态美学的原生性及其美学形态[J]. 李自雄. 中州学刊. 2014(01)
[6]论生态审美的四个要点[J]. 程相占. 天津社会科学. 2013(05)
[7]国际生态美学精粹[J]. 程相占.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05)
[8]国外生态美学状况[J]. 李庆本.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5)
[9]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J]. 曾繁仁. 文学评论. 2005(04)
[10]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J]. 曾繁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3)
本文编号:3336498
【文章来源】: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29(06)CSSCI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天人注我与我注天人
二、直面现实与承接传统
三、整体突围与自我破局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境界论与生态美学的理论建构[J]. 张文. 学习与探索. 2017(12)
[2]中西对话中的中国生态美学[J]. 曾繁仁.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02)
[3]生态美学的中国话语[J]. 程相占.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6(03)
[4]生态美学的几点问题[J]. 阿诺德·伯林特,李素杰. 东岳论丛. 2016(04)
[5]论中国生态美学的原生性及其美学形态[J]. 李自雄. 中州学刊. 2014(01)
[6]论生态审美的四个要点[J]. 程相占. 天津社会科学. 2013(05)
[7]国际生态美学精粹[J]. 程相占.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05)
[8]国外生态美学状况[J]. 李庆本.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5)
[9]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J]. 曾繁仁. 文学评论. 2005(04)
[10]生态美学:后现代语境下崭新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观[J]. 曾繁仁.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3)
本文编号:33364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336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