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美学论文 >

基于特色小镇文化提升的公共环境视觉导识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30 11:58
  公共环境视觉导识是传达空间信息和传播地域特色文化的媒介。在当今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经济结构面临重大转型的背景下,我国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其中,浙江省政府率先提出“特色小镇”的新型发展模式,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建设,积累了丰硕成果。在这样的前提下,本文试图分析特色小镇公共环境视觉导识的内容、设计元素,并提出设计方法,目的是为探讨公共环境视觉导识对特色小镇文化建设的提升作用。由于我国特色小镇的发展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所以建立一套完善的公共环境视觉导识系统需要各个政府职能部门协助,这其中还涉及到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环境景观艺术、公共艺术、设计学和人机工程学等学科知识,是一个十分庞杂的系统工程。特色小镇建立公共环境视觉导识系统,一方面,保证小镇空间信息的快速识别,保持交通畅行;另一方面,有助于梳理特色小镇的文化脉络,提升特色文化识别度,这也是本文所着重探讨的部分。本文先研究了公共环境视觉导识系统的概念以及特色小镇建设理念,又分析了特色小镇的建设要求,解构其文化建设诉求,归纳公共环境视觉导识对特色小镇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后以分析公共环境视觉导识的设计要素为出发点,并... 

【文章来源】: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基于特色小镇文化提升的公共环境视觉导识设计研究


论文框架及研究内容

地域分布,特色,面积,城乡结合区域


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按照创新、融合、开放共享、生态的建设理念,融合多重功能的创色产业区域的名称。特色小镇的地域分布不规律,运作模式和监察求。上,要求在城市中心区边缘地带的城乡结合区域。上,要求规划面积约为 3km2,其中建设面积 1km2为宜,建设面积 50%。上,要求 3 年内基本建成,建设核心区面积约为 1km2。上,要求产业、文化、旅游、生态、社区等多重功能的融合。上,要求至少是 AAA 级的景区。

规划要求,特色


产业、文化和旅游组成特色小镇“三位一体”多重功能,重视文化的建设。通过提取产业文化特色和地域传统文化特色,形成能代表自身鲜明特点的主题文化。特色小镇旅游文化的发展要求,可以结合文化载体的视觉化设计。2.2.3 空间的特色特色小镇的规划要求建设面积占规划面积的比重不超过 1/3,旅游功能又是其基本功能之一,所以特色小镇多选址在自然风景优美的区域,空间自然环境良好,植被绿化率高,空间视觉可塑性更强,能更好的增加自身吸引力。2.2.4 人群的特色特色小镇建设的受众群体都有哪些?从业人员都是引进的高科技、高学历人才,并非全部由本地原始居民组成,所以特色小镇的文化融合度高。而特色小镇内部人员具有选举管理与服务组织机构的权利,这种措施有利于提升自治水平。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城乡一体中的治理合流——基于“特色小镇”的政策议题[J]. 姚尚建.  社会科学研究. 2017(01)
[2]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及其规划设计特点剖析[J]. 赵佩佩,丁元.  规划师. 2016(12)
[3]论特色小镇建设的文化支撑[J]. 陈立旭.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6(05)
[4]浅析浙江省特色小镇支撑体系[J]. 宋为,陈安华.  小城镇建设. 2016(03)
[5]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嘉兴市为例[J]. 朱莹莹.  嘉兴学院学报. 2016(02)
[6]1933年伦敦地铁系统交通设计规划的诞生[J]. 李海平.  艺术百家. 2013(S1)
[7]宋体字与西文衬线体比较分析[J]. 赵雯.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8]Helvetica字体可读性与易读性分析[J]. 商荣华,马海元.  美术教育研究. 2011(05)
[9]交通指路标志字高与视认性关系研究[J]. 蒋海峰,韩文元,张智勇.  公路交通科技. 2009(07)
[10]什么是真正的公共空间?——西方城市公共空间理论与空间公共性的判定[J]. 陈竹,叶珉.  国际城市规划. 2009(03)

博士论文
[1]针对城市主题事件的城市空间导视系统设计研究[D]. 吴端.同济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品牌效应下的特色小镇构建研究[D]. 詹杜颖.浙江工业大学 2016
[2]室外环境标识系统可识别性研究与设计[D]. 梁文耀.东华大学 2014
[3]基于人的视觉特性的标识设计研究[D]. 陈霜霜.东华大学 2014
[4]城市环境视觉管理[D]. 王静.中南大学 2014
[5]“城市文化元素”在公共交通视觉系统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赖以希.浙江工业大学 2014
[6]论现代公共环境标识中的信息图形设计[D]. 赵垠.中国美术学院 2013
[7]从城市文化视角探讨城市公共视觉导向标识设计[D]. 高坤.青岛科技大学 2012
[8]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探索研究[D]. 杨国琴.兰州大学 2011
[9]基于城市形象的公共空间视觉导向系统设计研究[D]. 全斌.苏州大学 2011
[10]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导向识别设计研究[D]. 刘娟.湖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3727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meixuelunwen/33727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19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